四是創新舉措,把節能減排同淘汰落后工藝和加快科技創新相結合
淘汰落后產能和工藝也是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手段。集團對重點耗能設備進行了更新改造,按規定淘汰了落后的高耗能設備。對煤礦風機系統進行了改造,更換原有能耗大效率低的舊式風機,每年可節電69.12萬KWH;購置新興潛水泵,淘汰原來的高耗能潛水泵及各種井下饋電開關等高耗能設備;大大節約了用電,并定期對儀表進行了校驗,精確度提高,能動性更好;設計車間消防,完成排污池及鍋爐脫硫池基礎建設,凈化化工業污水,脫去鍋爐尾氣含硫物。
低碳能源是低碳經濟的基本保證,新的技術是低碳經濟的關鍵環節。為此,我在集團提出了“科技強企”戰略,不斷加大科研投入,推動產學研相結合,重點開發低污染、低消耗,清潔環保產品。目前,由集團同創公司研發的內翅片空氣散熱裝置,以熱交換效率高、總成重量輕、材料消耗少、成本制造低,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有害氣體的排量少而受到客戶、經銷商的歡迎。經鑒定會專家一致鑒定該項目所采用的新結構、新方法在國內屬首創,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由于本項目產品,具有優良的品質,已批量試制并與福田、陜汽等主機廠家配套使用,受到客戶的良好贊譽。這是集團利用高科技保護環境的一個成功案例。
五是拓寬路子,把推進節能減排同節能降耗、發展循環經濟相結合
企業按照“建設生態企業,打造綠色海力”的環境發展目標和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大力加強節能降耗,發展循環經濟。一方面大力加強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工業技術的研發,積極與縣環保部門聯絡,對鍋爐等硬件輔助設施進行技術改造,對工業污水進行微生物處理,為創建節約型、循環型、生態型工業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保障。另一方面實做好自身節能降耗和節約工作,集團對廢舊材料實行以舊換新,邊角余料回收再利用制度,每年節約材料費用60多萬元;煤矸石進行綜合利用,一部分井下回填,保護耕地,其余修復道路;建立防塵蓄水池,實現了排水循環利用。公司還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對煤炭的開采、加工、到制成品及廢棄物產生實行全過程源頭控制管理,既減少污染,又節約了成本。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提倡員工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做到人走燈滅等等,2009年,集團完成節能量2240噸標準煤,超額完成了任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