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傳統建筑能耗的深刻認識,歐盟、美國、日本都已將建筑業列入低碳經濟、綠色經濟、促進節能低碳、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點領域。
中國房地產業界雖然由于房價超高而飽受批評,但其將綠色融入建筑的覺醒并不遲鈍。2009年末,當哥本哈根氣候峰會還在爭論聲中舉步維艱時,由萬科、萬通、鋒尚國際等房地產企業負責人組成的中國企業家代表團來到哥本哈根,發布了一個推動節能減排、旨在保護生態、保護地球家園的聯合聲明《我們的承諾與希望》,表達了中國房地產企業對綠色建筑的支持與歡迎。他們表示,在建筑物越來越成為城市碳排放“大頭”之際,發展低碳、綠色建筑勢在必行,構建“綠色建筑”能力也將是未來開發商核心競爭力之一。
仇保興說,中國的綠色建筑發展已到了關鍵時刻。他表示,政府將把節能作為建筑質量驗收最重要的內容。第一,沒有節能指標的達成,就沒有建筑的竣工驗收和使用。第二,要向中小城市和農村全面延伸綠色建筑和強制性建筑節能標準。第三,對沒有達到標準的設計企業、施工企業都要進行處罰,一直到他們退出市場為止。政府準備在2010年年底公布一批沒有執行強制性建筑標準的施工企業,直至吊銷他們的資質。
.jpg)
世博園的“陽光谷”讓陽光傾斜到地下
國家難題連著百姓憧憬
天津市東麗區華明鎮把12個散落村莊居民點804.4公頃用地整合起來,對農民原宅基地整理復耕,保障耕地占補平衡,在最適宜農民生存和城鎮發展的地帶用561.8公頃用地建設示范鎮。他們在規劃中采用了方便管理和居民生活的鄰里單元設計、公共交通優先與方便步行的綠色交通規劃理念;注意保育原生態系統,保留了上萬棵原生態樹木,將濕地建成了中心公園,實施了污水部分處理,補充景觀用水;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注意與建筑設計一體化;引入新都市主義理念,充分考慮了產業設置、農民就業,使農民既能安居又能樂業——在這樣的綠色社區中生活,又何嘗不是廣大百姓的幸福理想。
然而,曾作為建設部建筑節能專項檢查組專家的屈宏樂至今沒有忘記他在廣西南寧某住宅小區施工現場檢查的情景:專家先查看了圖紙,該項目的設計完全符合建筑節能的國家標準和當地標準,并具備完整的節能專項設計。但經過幾次測試,專家發現房屋外墻保溫涂料的厚度僅3.8厘米左右,遠不足設計圖上要求的4.5厘米,房屋的冬季保溫和夏季隔熱效果將受到影響。
“不少施工單位是在建設單位的授意下才這么做的。建設單位目的很簡單,為了省錢。因為他不能從使用過程的節能中受益,而錢則要在施工階段投入。”屈宏樂這樣分析。
目前我國的節能與綠色建筑工作還存在許多難題:一是全社會沒有充分認識節能與發展綠色建筑的重要意義,缺乏節能與綠色建筑的基本知識和主動意識。二是對節能與綠色建筑缺乏有效的激勵政策進行引導和扶植。三是缺乏可操作的強制各方利益主體必須積極參與節能、節地、節水和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四是建筑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的綜合性的標準體系還沒有建立。五是缺乏有效的行政監管體系。
“我們國家的農耕文明已經積累了無數節約資源、能源的知識。比方說陜北、山西的窯洞是冬暖夏涼浮土性建筑,能耗比一般建筑可以降低 70%以上;南方的徽派建筑,使得自然的通風、利用天然的淺層地熱來做到節約能源。我們無非是用現代的材料、現代的技術、現代的結構來重現古代的智慧。” 仇保興說,政府正在建立起一整套經濟激勵制度,使全社會意識到推行綠色建筑和節能建筑不僅惠及下一代,而且惠及當代。“綠色建筑作為所有人心中的一個夢,并不遙遠!”
.jpg)
世博園中的滬上·生態家成為小巧居住典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