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重心調整:光熱受捧
相比國家補貼卡緊了光電方面的資金量,2010年地方補貼政策上更側重已利用成熟的光熱領域。
比《通知》略晚幾天,即4月26日北京發改委發布《北京市太陽能熱水系統項目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辦法》規定,即日起到2012年的三年內,北京市將投入2億元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專項補助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由此拉動市場投資20億元。
北京市對光熱系統的補貼并不是個案,河北、江蘇等省份補貼力度更大。
北京發改委一位人士說,由于太陽能熱水利用比屋頂太陽能發電更有推廣價值,很多地方政府對太陽能的推廣重心,已經由光電轉到光熱利用。
按照北京市出臺的《辦法》規定,只有本市新建兩限房、普通商品房、各類公共建筑、各類工業企業生產工藝中采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的項目,以及各類既有建筑改造中新增太陽能熱水系統的項目才是此次資金補助的范圍。
此外,安裝集熱器面積須超過100平方米,且集熱器有效得熱量大于8兆焦/平方米。“因為資金有限,我們將實行先申先得。”北京市發改委能源處副處長趙曉偉表示。
“補貼的范圍不包括經濟適用房和政府投資的公益事業項目。” 北京市建筑節能與建筑材料管理辦公室主任劉肖群稱,《辦法》的發布,就是要在政府帶頭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基礎上,鼓勵社會投資。
“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每平米的施工成本在1500—2000元,補貼的標準在10%—15%間。” 劉肖群告訴本報記者。據此推算,此項辦法的實施,將能拉動市場投資太陽能熱水系統約20億元。
今年光伏市場政府補貼重點的上述調整,顯然是決策者們看到了光熱和光電的不同境遇。
2009年9月開始的光伏補貼,從具體項目來看,光電項目補貼標準達到了20元/瓦,江蘇和內蒙等地方政府給予了1:1的財政補貼。這樣算下來,光電項目所獲得財政補貼資金已經可以彌補其建設成本。
而光熱利用項目所獲得補貼項目很有限,大部分太陽能利用試點城市沒有安排財政補貼資金,只對縣鄉的項目給予15元/平方米左右的補助標準。
山東一家太陽能生產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說,實際上太陽能熱水利用在城市推廣前景很大,新建商品房和政策性住房項目均可以建設太陽能熱利用,成本低廉而且利用率高。
相比之下,屋頂太陽能發電項目至今仍面臨并網難題,大部分城市屋頂太陽能發電項目建設后,因為沒有并網接口,一直處于閑置狀態。
全國政協委員、泰豪集團董事長黃代放在今年“兩會”上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就表示,大量城市屋頂太陽能發電項目處于建而不用的狀態,幾年以后,發電組件衰退,不能再利用,等于套國家錢。
上述北京發改委人士說,推廣太陽能利用項目,要看地方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如果地方政府以消化和發展當地光伏產業為目的,則會更希望做屋頂太陽能發電項目,中央財政補貼多;如果是以調整城市能源結構和節能減排為主要目的,地方政府應該將太陽能熱水利用項目與發電項目并重,而不是注重后者,舍棄更容易推廣的前者。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