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石油公司高調參與我國非常規天然氣開發
在剛結束不久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中美雙方簽署了《美國國務院和中國國家能源局關于中美頁巖氣資源工作行動計劃》,計劃運用美方在開發非常規天然氣方面的經驗,就頁巖氣資源評價、勘探開發技術及相關政策等方面開展合作,促進中國頁巖氣資源開發。頁巖氣資源勘探是目前中美兩國合作的新方向。
中美關于頁巖氣合作項目的簽署,被業界視為外國油氣公司進入中國非常規天然氣開發領域的一個重要標志。中國已經劃出了江蘇、遼寧兩處實驗區,用美國的頁巖氣資源評價方法和模式進行合作,兩國頁巖氣合作工作小組也正在籌備成立中。在資源摸清之后,兩國將重點鎖定技術合作。
由于非常規天然氣的大量開發,美國在2009年不僅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其儲量也首次超過了俄羅斯。美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實現頁巖氣商業開采的國家,預計到2015年,美國頁巖氣產量將達到2800億立方米。隨著目前全球能源資源的日益緊張,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非常規天然氣已成為當今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降低技術成本和管理成本是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利用的關鍵。
外國油氣公司在中國非常規天然氣市場的開發已經由悄然進行發展為高調參與。近日,荷蘭皇家殼牌集團攜手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與卡塔爾石油公司就卡塔爾D區塊天然氣的勘探與產量分成簽署協議。依據該協議,三方將聯合勘探D區塊分布于卡塔爾海陸共8089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天然氣。協議的總有效期為30年,其中第一勘探期為5年。在第一勘探期內,殼牌和中國石油將進行勘探技術研究,二維和三維地震數據采集、處理,以及打勘探井等作業。殼牌作為作業者將持有75%的股權,中國石油持有25%的股權。勘探評價成功后,殼牌和中國石油將在卡塔爾石油公司的監督下開采天然氣。
雪佛龍公司在6月中旬的國際石油天然氣論壇上高調介紹了在中國境內的天然氣項目。其與中國石油成立的合資公司于2009年順利取得了中國政府對于川東北天然氣項目開發的批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了第一階段的開發方案,包括三條天然氣生產線的遷移和建設工作、建設完成一座硫磺處理廠以及生產井的鉆完井和連接。川東北區塊占地面積近2000平方公里,預計天然氣儲量達5萬億立方英尺。雪佛龍是這一項目的作業者,持有49%的權益份額。
對于中國石油自身而言,與國外油氣公司合作也是提升技術水平的一次良機。國內頁巖氣的勘探開發技術不盡完善,合作開發有助于中國石油在技術領域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
加快發展天然氣是中國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動節能減排的現實選擇。周吉平說,中國的資源稟賦狀況決定了主要依靠煤炭作為能源供應主體的狀況短期內不會發生根本性轉變。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快發展天然氣,不僅可增加清潔能源在中國社會能源消費當中的總量,也可以彌補包括風能、太陽能等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短期內難以大規模實際推廣的不足。
分析人士指出,面對未來全球擁有7萬億油氣當量的能源儲量,如何依靠科技創新來實現能源供應的穩定和可持續性是各國都在積極探索的能源課題,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和利用無疑將成為能源領域的角逐熱點。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