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競爭機制大規模發展風電
多年從事能源工作的張國寶,常把能源事件和他對能源的思考寫進詩詞,中亞天然氣管道竣工、發展風電、中俄能源談判等,都是他詩詞的題材。
“風/檣傾楫摧誰逞兇?/翻江湖/山呼海嘯涌
風/龍卷寒流天傷農/飛砂石/良田荒漠壅
風/千帆競渡你發功/力無窮/避害可利用
風/巨輪降伏變電能/取不盡/清潔可再生
風/不教狂飆度玉門/賽三峽/河西展新容”
在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開工之后,張國寶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氣勢磅礴的《十六字令-發展風電》,為酒泉新能源基地建設吶喊鼓勁,并以一系列鼓勵政策推動風電產業迅猛發展。
截至2010年底,全國風電吊裝容量累計達到3100萬千瓦,連續5年翻番增長。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在世博會期間并網投產,成為除歐洲之外世界上第一座海上風電場。2010年,風電發電量預計達到450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63%。江蘇沿海和河西走廊酒泉開建1000萬千瓦以上風電基地,堪稱“風電三峽”,且不必像三峽一樣移民。
而張國寶接手時,中國風電只有48萬千瓦裝機規模,都是進口風機;而且電價超貴,每度電平均1-2元。
“電價太高,只能變成科普教育,說明風能發電,不可能大規模應用。”張國寶說。為了推進大規模應用以降低成本,他主張提出特許權招標。多輪招標后,中國內陸的風力發電標桿電價于2009年7月鎖定,按四類資源區分別為0.51、0.54、0.58、0.61元/千瓦時。
但此舉也遭遇了質疑,較多的評論是“招標成為不惜成本的央企的游戲,其他投資者被擠出。”
張國寶總結風電發展經驗時反問:“招標這么多年,投資者是多了還是少了?風電是發展了還是停滯了?央企一次兩次可能亂報價,一直亂報價可能嗎?五大電力的審計發現,風電是賺錢的。”
一串反問后,張國寶總結說:“特許權招標是個好東西,引入了競爭機制,利于風電迅速成長。”
在新能源發展方面,張國寶還力主讓發展停滯的水電重新大規模上馬,黃河上最大裝機容量的水電站拉西瓦水電站與金沙江上在建的最大水電站溪洛渡相繼獲批開建,重新啟動了中國水電開發的步伐,5年間新增的水電裝機為9000萬千瓦,接近前95年裝機的總和;福建福清、廣東陽江開工建設核電站,帶動核電大發展的熱潮,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核電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目前,光伏領域也在延續特許權招標的形式,力爭啟動國內光伏市場。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