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排名前20位的風電機組制造企業當中,列前三位的華銳風電、金風科技、東汽風電的新增裝機容量和累計裝機容量市場份額超過全部市場份額的一半。快速發展的市場和較大的市場份額給設備企業帶來了豐厚收益。據悉,2010年,金風科技風力發電機組的銷售收入達167.96億元,較上年大幅提高64.1%。 華銳風電初步測算,預計2010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50%以上。
展望未來,武鋼表示:“我們認為全球風電市場于2011年仍然向好。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最新預測,全球風電裝機量于2020年將可達1071吉瓦。屆時,風電將提供全球電力的13%。”
而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十二五”能源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風電裝機容量比現在增長3倍。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施鵬飛表示,到2020年我國8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總裝機容量將達1.5億千瓦,再加上其他地方的風電,總裝機容量將超過2億千瓦。
據悉,上述8個基地分別位于甘肅酒泉、新疆哈密、河北、吉林、內蒙古東部、內蒙古西部、江蘇、山東等風能資源豐富地區。“其中新疆規劃在哈密東南部、三塘湖和淖毛湖3個區域建設風電場,2020年裝機容量達到1080萬千瓦,上網電量約為260億千瓦時。吉林西部規劃到2020年裝機容量達到2700萬千瓦,風電上網電量約為540億千瓦時。此外,到2020年裝機容量內蒙古自治區規劃到2020年達到5830萬千瓦,蒙西3830萬千瓦,蒙東2000萬千瓦,風電上網電量約1300億千瓦時。
面對風電行業的發展趨勢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武鋼表示,金風科技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新產品的研發速度及對現有產品進行技術優化改進;同時,將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及進一步整合國際業務資源,打造以風機業務單元為主體的多層次可持續發展的業務模式,不斷創新盈利模式,并致力于將風電技術、制造、服務、項目開發等要素整合成金風科技的核心能力。
太陽能行業需扶持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分析說,如果“十二五”能源規劃有所調整,太陽能發電將是調整幅度最大的一種可再生能源。“因為這個目標過去定得太低了,按原來的規劃到2020年才2000萬千瓦。”
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鳴表示,我國太陽能產業被邊緣化的狀況始終沒有大的改變,國外對我國太陽能發展能力的關注甚至已經超過國內,美國總統奧巴馬國情咨文里面還專門提到中國現在已經有了全世界最大的民營太陽能研究機構。
事實上,目前太陽能行業已具備大規模發展的能力。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瞿曉鏵表示,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目前太陽能的成本只相當于15年前的20%左右,以后還有進一步降本增效的可能。
“可再生能源是一種政策驅動的事業,如果說沒有政策驅動,完全依靠市場機制發展會很慢,因為價格貴市場接受能力會很差。”孟憲淦建議適當提高電力附加費,例如提高到1分,以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支持。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副所長史丹則建議,我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還處在初級階段,太陽能光伏電站還處在建設中,要積極地開發市場,起碼要對光伏電廠形成一個保護電價,使這些企業可以維持下來,這是政府需要考慮的地方。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