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投資:我最看重用戶規模
廖理:除了域名之外,你也投資了很多網站,這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蔡文勝:我的互聯網創業分三個階段,從2000年~2003年是第一階段,就我一個人管著兩個員工,就是做域名,算是個人的成功;2003年我開始做個人網站,又進入新的領域,開始什么都不懂,從零慢慢學習,變成了個人站長中的知名人物,265網站拿到了IDG資本和Google的投資,又賣給了Google;2007年至今是第三階段,我又進入了投資領域,一共投資了有100多家網站,比較知名的有暴風影音、網際快車、4399游戲、58同城等,其中有很多家拿到了風險投資。
廖理:你的投資數量很大,那你是怎么發現這些網站的?
蔡文勝:2004年我做個人網站,拿到了IDG資本的投資,這在當時打破了VC投資互聯網企業的兩個慣例,第一我是學歷最低的,高中都沒畢業;第二我也沒有做商業計劃書。那時互聯網剛剛復蘇,我覺得中國還有很多個人站長需要幫助,就在2005年辦了第一屆站長大會,去了200多人,都是當時中國做得最好的個人站長,其中有很多現在都做得非常大了。
廖理:在這些個人網站里,你覺得有多少能夠真正做大呢?
蔡文勝:個人網站一開始基本是因為某種興趣做起來的,沒有資源也沒有錢。我覺得其中可能只有1%的有機會商業化,而這1%里面可能又只有1%可以繼續往前走,變成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有很多個人網站的用戶數都足夠多,但并沒有被主流的VC所認同,很難拿到投資。
廖理:你投資這些個人網站時,一般投資的金額有多大?怎么定價?占多少股份?
蔡文勝:投資金額一般就在幾十萬到幾百萬。我就是根據用戶數進行定價,不會去看他的商業模式和其他東西,只要有足夠的用戶數就會有價值。我的投資一般占10%~30%股份,也有一些可能整個網站買下來再組建新的管理團隊。
廖理:從總體上看,在中國個人站長創業的前景你怎么看?
蔡文勝:中國的創業環境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像雅虎和Google的創始人,其實開始都是個人站長,但為什么美國很少有個人站長這一說法呢?因為美國的天使投資和VC投資非常發達,一個網站只要做到一定的流量,這些投資人就會找到你,而在中國很難,天使投資人和VC大部分都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比如暴風影音,現在大家知道是一家著名的公司了,以前沒有人知道是誰做的,實際上最早是哈爾濱的周勝軍個人做出來的,2004年我去找網際快車作者侯延堂,那時flashget電腦占有率很高,但沒幾個人知道是西安的一個站長做的。
中國民間有不少個人站長做得非常大,比如hao123,是后來被百度收購了我們才知道他原來那么大。我自己屬于草根,就是個人站長出來的,所以比較了解這些網站。很多VC不敢去投個人站長,一方面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在哪,第二也不清楚究竟有多大的用戶流量。
廖理:那你進行投資時,會對哪一類的項目比較感興趣?
蔡文勝:團隊是第一要素,能不能真正做成事情,要看團隊的學習能力,創業的激情夠不夠,這決定了他能走多遠。
第二是方向要對,就是不能去做一個發展空間很窄的領域。比如華軍軟件園當時做軟件下載,做得非常好,也有前瞻性,但如果現在再去做個軟件下載站,就沒有發展余地了,因為有人已經做得很好了,另外下載方式也發生了改變。
第三是要有好的執行速度,不能老停留在想的層面。其實大城市的人創業比較難,比如在北京接觸面很多,信息量非常大,可能今天想了自己要做什么,明天又有人建議你可以做什么,結果什么也沒做成。但如果你在一個比較偏遠的地方,沒有更多的選擇,有了想法反而可以踏踏實實做下去。
第四是用戶規模要大,一開始就定商業模式都是扯淡。騰訊今天很牛,開始有商業模式嗎?當時誰也看不到,百度和阿里巴巴[14.26 3.18%]最早規劃跟現在做的也不一樣。約翰·多爾(John Doerr)曾經總結過,他發現在自己投過的失敗案例里,其實一開始都有好的團隊,好的商業模式,但是沒有好的用戶規模。回過頭來看,只要你的網站能做到夠多的用戶規模,自然而然會找到商業模式。
創業機會:互聯網大戲剛剛開始
廖理:現在大家都在談看移動互聯網的前景,你覺得機會到底有多大?
蔡文勝:我感覺是最大的機會所在,移動互聯網在接下來的幾年,會像2000年時的互聯網創業。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雖然有些PC互聯網的模式可以平移過去,但移動互聯網一定會有另外的生態,比如基于位置的服務等很多應用。
廖理: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到底在哪兒不一樣呢?
蔡文勝:最核心的有兩點。第一是屏幕的大小,這會影響到用戶感受,服務怎么呈現需要進行調整。第二,手機有很多不同的特征可以實現不同的功能,比如可以根據地理位置幫助我們找到附近的餐館娛樂,可以及時查看附近的交通狀況,這是PC互聯網做不到的。
廖理:基于互聯網的創業,你覺得還有哪些方向有機會?
蔡文勝:剛才我們討論的移動互聯網有非常大的空間,第二我認為是電子商務,哪怕是一個賣鮮花的,賣礦泉水的,都有巨大的機會,傳統行業有多少行業,那么就可能在互聯網里同樣產生多少行業的電子商務。第三,就是互聯網的地域化,現在互聯網還普及在大城市,將來會往下普及,都有可能出現大的創業機會。
廖理:現在融資環境比以前要改善了,比如創業板的推出等,但也存在不少巨頭,你認為個人還有機會在互聯網領域進行個人網站這樣的創業嗎?
蔡文勝:機會太大了,中國最具有魅力之處就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創業剛剛開始,第一我們的網民人口基數大;第二,互聯網領域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挖掘和創造,需求遠遠沒有被滿足。但是你要從創業板的標準去要求個人站長就不行,離達標線太遠,所以更需要創業天使。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