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長風街與長治路交匯處的天美新天地購物中心,2011年5月22日已經正式營業,但至今仍未辦理環評手續。
7月29日,天美新天地購物中心的負責人對中新網記者稱,之前總認為環評是開工廠才需要辦理,沒有想到開商鋪也需要辦理環評。
太原市小店區環保局局長表示,天美新天地購物中心的負責人態度非常積極,第一天被查處,第二天就到環保局來咨詢辦理環評的具體情況,態度非常端正。
“之所以要進行環評審批,就是為在最大程度上減少項目建設給環境造成的危害。”太原市環保局環評處處長張智杰建議,“環境違法”項目方能夠盡快補辦環評手續,并完善各項環保設施,在項目驗收時,能夠依法執行。
一半建設項目排污管網未與城市管網并網
山西省環保廳在執法檢查中發現半數以上的在建項目供熱、供氣以及污水管網均無法與現有城市集中供熱、供氣以及污水管網相連。
報告中稱,有的項目已進入建設末期,但仍未找到合適的熱源或未能與供熱公司簽訂供熱協議,部分開發商采取與就近單位的供熱系統并網的方式來解決供熱。
一些新建項目地處偏遠地帶,小區內生活污水不能進入城市污水管網,生活區內污水只能依靠吸污車定期外運的方式進行處理,少數開發商在建設期間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附近河道或者排洪區,對環境造成污染。
山西省環保廳官員直言,近年來太原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緩慢,也是建設項目供熱、供氣以及污水管網未能及時與城市管網并網的原因之一。
上述官員稱,太原市一些規劃內的新增熱源廠、污水處理廠、道路管網建設遲遲沒有開工,有的開工后進展緩慢,而房地產項目在近年內呈幾何數增長,未能及時與城市基礎設施配套管網并網,為今后的環境保護工作帶來諸多難題。
恒大地產集團太原分公司開發部負責人李潞曉對中新網記者表示,2009年我公司與太原市小店區供熱公司簽訂供熱合同書,并于2009年11月前分兩次向小店供熱公司支付2000萬元供熱配套費,且小店區供熱公司也對恒大綠洲小區進行了配套管網施工,但小店區供熱公司最終以熱源嚴重不足為由,至今未給小區供暖。
房地產行業環境監管存在盲區
關于太原市環保局對轄區內房地產行業環境監管存在諸多管理“盲區”的問題,報告例舉其“四宗罪”:一是底數不清,各城區環保部門對轄區內的項目數量掌握不準,建設情況不明。
二是受諸多因素影響,無法進入管理范圍。如城中村改造項目長期處于無人監管的狀態,有的開發商對環保部門檢查感到疑惑,不知道環保部門對房地產行業也有管轄權。
三是排污費征收不到位,有的施工方長期以各種理由拒繳排污費。
四是各分局之間銜接不暢,人為造成管理“空白”。如部分分局在交界地區的管理對象不清,相互推諉。
太原市環保局表示,將進一步理順監管體系,強化對房地產行業的環境監管。一方面,集中力量對房地產開發項目進行一次徹查,全面摸清底數,清理監管“盲區”。另一方面,將加大環境監管力度,對違反環境影響評價、違反“三同時”制度等違法行為,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遷就,必要時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