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分屬不同的單位,但是國內領先的認證機構和實驗機構的合作可以有效的防止認證機構淪為簡單的發證單位。以鑒衡中心為例,實驗室只是檢測送檢產品,不需要經歷市場競爭,所有的市場風險都由認證機構來承擔,由認證機構去開拓市場。送檢的價格也是統一的,可以保證實驗機構公正的檢測每一個送檢產品,
通過建立完整的認證體系,來保證金太陽工程的正常運行,可以極大的避免浪費國家資金的現象。在國家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的宏觀背景下,光伏產品的質量關系著光伏電站的發電效率,更關系著光伏建筑一體化的安全性,無論從經濟上還是從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上講,嚴格的認證體系的參與能夠有效的為光伏應用保駕護航,培育光伏產業向規劃中的方向順利前行。
認證是高端企業發展路線的必然選擇
對于光伏電站來說,最重要的部件主要是電池板,它的成本將近50%,是最貴的部件,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再一個是并網逆變器,雖然它的成本已經不足10%,但是這個設備的作用非常重要,關系到轉化的效率。成本雖然低,但是關系到業主的收益,這個部件一旦發生故障,圍繞它的整個組件就沒有用了。這兩個設備的認證要求相對其他部件會更高些,考察的范圍和認證的費用都是最高的,其他的項目要求質量的標準雖然一樣,不過測試的項目相對少。
隨著光伏產業的發展,光伏產品的測試標準也在有序的不斷提高,相應的認證產品的質量自然也會提高,這樣無形之中會提升企業產品的生產成本。事實上,認證機構在制定標準的時候充分考慮到要符合產品的發展需求和行業現狀。據介紹,現在的并網逆變器已是第二版技術規范,增加了很多項測試項目,這樣企業生產產品的成本會進一步提高,必須增加設備來適應提高的標準,但不會高特別多。按照鑒衡標準生產的產品必然會增加企業的成本,但是這樣的成本增加是符合行業利益的。高標準自有高端市場來滿足。可以說,是否符合高標準,是企業經營思路的選擇,要走高端路線的,就一定會想盡辦法來符合高端認證標準,因此是否采取符合高端認證標準的選擇是一種商業性的選擇。真正想做好市場的企業,都會自然的走高端路線,像西門子。
認證機構的標準客觀上提升了產品生產的成本,但是這個成本的提升絕對不會高過市場價值。國家發改委出臺了1.15元標桿電價,光伏產品的平均生產成本遠遠低于這個價格。現在光伏產業的國家標準還處于缺位狀態,但是既然標桿電價出臺了,國家標準也就可以預見了。一般情況國標會低于認證機構規范,可以說國標是企業市場準入的通行證,認證機構所定的規范是企業進入高端市場的通行證。有的企業走高端路線,在符合國家標準之后還進一步符合認證機構規范,以此來彰顯自己產品質量上乘,從而拔高企業的品牌效應。
在國內,光伏至少有三家認證機構,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中國電力聯合會和鑒衡認證等。能夠得到高水平的認證說明廠家的產品有更高的品質,認證的水準越高,產品的質量自然也就越高。不同質量的產品從來是走不同路線的,這在市場競爭中尤其明顯。如果企業想得到很好的銷售,打開市場的話,就需要一個高水平的認證。鑒衡認證事業部王副總經理表示,之前曾有企業提出要提高銷售水平,把它生產的新一代產品全部拿來做認證,這個費用很高,大概上百萬。但廠家認為這個花費是值得的,因為這個企業之前有產品被高水平認證,之后不久就有知名的企業來找它貼牌。于是這次就把其所有的新產品都拿來認證,這樣可以迅速消化產品打開市場,所以說認證是非常關鍵的。選擇正確的認證機構,建立自己應有的測試能力。這是一個企業打開市場的必須手段。有的企業覺得無所謂,那也可以,不過那是另外一條發展路線。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