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陳卓分析,2011年10月~12月的較短期間內,中國向美國出口了大量的太陽能電池(板)是因為美國太陽能市場自身增長的原因,此外,由于美國幾個州太陽能補貼項目即將到期,補貼政策將取消,一些美國光伏企業趁機加大了從中國進口量,光伏組件的需要也就增大了。
不過,反補貼緊急情況初裁暫時不會給中國光伏企業帶來大的影響。李磊說,此緊急情況初裁是美“雙反”程序中的一部分,在等到美商務部做出反補貼初裁前對中國光伏企業幾乎沒有影響,而在初裁決定后只需要交90天的保證金,并不實際上征收;最后,還要看美商務部終裁的結果才能確定是否征收。征還是不征的可能性都很多,包括對什么企業征收,以什么標準征收等都不一樣。
“不只是美商務部終裁要通過,還需要ITC在最終裁定中也要同意,這兩個機構都要獨立的認定才可以征收的。”陳卓補充道。
反補貼稅征收可能性大
目前,美商務部在反補貼初裁決定上一拖再拖。美商務部原計劃在2012年1月就反補貼作出初裁,后來,美國商務部將公布日期從1月推遲一個月至2月14日,美國商務部稱“需要更多時間來進行分析”。沒想到其再次推遲了公布最終判決結果的時間,相關初裁處罰決定預計將在2012年3月中旬左右公布。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認為,按照先前有關初裁順延1個月的決議,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補貼初裁結果應該在2月14日,此次提前發布初裁結果表明其早已預設了初裁結果,推遲初裁只是其一種技術性手段而已。
李勝茂稱,這也預示著中美兩國在光伏“雙反”領域內的“糾紛”進一步升級,中國政府的強烈反對和中國光伏企業的應訴努力沒能取得實際效果。
“反補貼緊急情況初裁對中國光伏企業應對‘雙反’沒有太大的干擾,沒有什么實際上的意義。”陳卓說道,“目前,英利的出口量并不太大,出口排貨也比較均勻。”
李磊說,中國光伏企業下一步應該調整出口計劃、出口速度和出口價格,相關律師也正在幫助企業做下一步應對的策略。
李勝茂認為,目前中國光伏企業一方面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繼續表明業界的反對立場,甚至可以建議相關部門采取針對性的報復性措施;二是要加快針對此次初裁結果的上訴步伐,爭取早日改變美國商務部的這一錯誤決定。
但是,李勝茂稱,美商務部的緊急初裁結果表明,在當前美國國內大選臨近,貿易保護主義日漸抬頭的大背景下,此次初裁結果為最終裁決結果奠定了基調,中國光伏企業的 “雙反”應訴工作任重而道遠。如按照初裁結果征收反補貼稅,中國企業市場競爭力將削弱。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