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也在積極尋求控制氣候變暖的各種途徑。比如,多植樹,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海洋也是一個巨大的二氧化碳庫,科學家正在想辦法使海洋這一二氧化碳庫加大容量。此外,碳捕獲和封存技術也受到廣泛關注。
中國為保護地球環(huán)境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采取了強有力措施,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積極貢獻。在氣候變化科學研究方面,通過中國科學家的努力,中國在很多問題的研究上走在世界前列。
中國積極參與有關國際合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展氣候變化科學的研究。在國家層面,中國公布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中國氣象局成立了氣候變化中心,進一步提升氣候變化研究和服務水平。中國科學院以及其他科研院校都有很多研究所開展相關研究,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各個領域的科學家開展了涉及氣候變化的大量研究。王庚辰告訴記者,中國在地形上和區(qū)域分布上具有獨特性,中國科學家的許多研究工作都是國外科學家無法完成的。
王庚辰還說,同全球氣候變化一樣,臭氧層破壞也是人類面臨的重大環(huán)境問題。中國十分重視臭氧層保護。作為《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zhì)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國,中國制定了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zhì)的國家方案,承諾自2010年1月1日起完全停止氟利昂的生產(chǎn)和使用。對于中國來說,作出這樣的決定很不容易,因為中國很多相關行業(yè)都是剛剛發(fā)展起來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