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綠色經濟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會議分論壇——“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在京舉行。聯合國環境署亞太地區的辦公室主任樸英雨先生做了主旨演講,演講實錄如下: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我首先借此機會向大家表示祝賀,同時也要感謝主辦方,感謝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感謝你們來舉辦這樣一個盛大的會議。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綠色經濟與國家能力的建設。
先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我個人的背景。同時,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所做的研究工作。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全球都在著眼于不斷的發展綠色經濟,不光是在國家層面,也包括在各個企業層面,甚至到個人層面,其實都離不開能力建設的問題。“可持續發展”這個詞,大家已經聽了很多年了,說到綠色經濟也是新出來的一個詞,這個詞,大家覺得更容易接受,更加受歡迎,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經濟之間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呢?我覺得“綠色經濟”指的是通過發展綠色經濟來達到可持續發展,所以它是一個途徑,最終的目標是要達到可持續的、和諧的、平衡性的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包括有更多工作機會的創造,有更完美、和諧的社會結構。
為什么我們要提倡綠色經濟呢?因為我們提到過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已經出現很長一段時間了,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原因提出這個觀念:第一、人口的發展,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不斷發展。我們知道,人口的貧困率是以一美元為標準的貧困率達到了14億,中國有3億。如果以2.5美元為標準,達到了6000萬以上新增的貧困人口。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些貧困人群,需要我們推動經濟的發展來維持他們的生活,同時推動大家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但是如果以非持續性的模式進行發展,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自然資源,自然資源的狀況會越來越惡化,沒有石油,沒有天然氣,消耗這些東西會引發氣候變化,還有鐵、銅等礦物質,都是稀缺性的資源,是很有限的。所以,我們既要推動經濟發展,同時又有這些限制,怎么辦呢?所以我們要推動經濟的多樣化發展。
今天早上,我們也提到了氣候變化的一些議題,水安全、水污染以及固體廢物等等,所以經濟增長對于那些窮人而言是非常關鍵的。但是,如果我們還是遵循舊的經濟增長路徑,我們的自然資源會面臨枯竭的危險,我們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時候,不僅需要理論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工具,不僅有政客推進,也需要商客的參與,也希望消費者的參與。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需要促進綠色經濟的發展,如何促進經濟發展呢?首先,我們需要在社會中進一步向低碳經濟轉型,也需要建立起循環經濟體系,中國政府目前也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中國政府也已經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我們需要對廢物進行再次處理和重新利用,而且我們也需要對這些廢物重新審視,我們不僅將這些廢物直接燃燒,也需要提煉出有用的資源,對這些廢物再一次使用。換句話說,我們需要采取一種從搖籃到搖籃的方式,而不是一種從搖籃到墳墓的經濟發展模式。另外,我們已經建立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發展模式,這對于一些發展中國家而言是如此,對于一些發達國家也是如此,我們必須要建立一個生態系統,要建立一個生態系統比我們采取一些預防性措施的成本更高,但是對于那些發展中國家,以及對于其它的發達國家而言,他們遵循的什么樣的路徑呢?過去我們沒有相應的知識、技能、專長,但是今天我們有了知識、技能、專長,如何進一步將國家建設成為一個更具有環境友好效應型的社會呢,如何能夠建立一個更加綠色的社會呢?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除此之外,對于可持續發展而言,還面臨著其它重要的問題,比如糧食、能源和水,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資源,這些資源將決定我們的未來。綠色經濟和國家能力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呢?綠色經濟可以從兩個角度解讀,綠色經濟主要指的是將現有的社會體系進行變革,將現有的生產體系進行變革,我們要抓住那些新的清潔能源的機遇,所以我們看到,綠色經濟給我們帶來各種各樣的機遇,尤其在能源方面,有各種各樣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我們可以創建環保型能源的技術和市場,還可以建造環保型的房屋,以及交通系統等等。比如,我們目前在韓國也開始在室外環境中實施環境保護方面的標準,而且也有相應的具體措施,這些措施致力于減少室內的環境程度,通過新材料的利用能夠對新材料的開發帶來更多的市場機遇。
在自然資源方面,我們需要減少資源的利用量,我們需要循環使用自然資源,尤其是那些枯竭的自然資源,但是可再生能源自身也是可以枯竭的,因為我們所使用的量太大了,使用的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大自然能夠自然產生的能源量。節約成本,提升利潤,它所帶來的市場機遇,GE在綠色經濟方面做的很好,GE也推出了一種生態經濟和生態想象的理念,它將生態和想象放在了一起,將其組成了一個新詞,根據新的理念,GE也進一步推出了可持續和綠色經濟的投資活動,他們的其中一個發明就是通過塑料來制造飛機的引擎,完全無法想象,GE非常關注提升能源效率的問題,所以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將引擎做的更輕,同時又能夠加強飛機的安全性,他們就開發了塑料引擎,這種引擎的重量要輕得多。
正是由于這種生態想象力,正是處于綠色經濟的角度考慮,目前,他已經開發出了一個200億美元的市場,到2008年實現了900億美元的市場份額,現在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投資公司和保險公司,他們要求評估客戶的環境因素,他們需要評估客戶的可持續發展因素,當他們決定保單的保險費用的時候,他們會綜合地評估自己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企業也可以在環境保護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另外,環境和氣候變化方面存在非常多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的風險,包括自然災害,我們已經經歷了很多的自然災害,我們必須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來開發各種自然資源以供人類使用。我們在聯合國環境開發署也推出了一個綠色經濟的倡議,進一步促進國際社會和不同國家加強綠色經濟方面的投資,包括自然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主要內容是將綠色投資放在財務刺激政策的重要地位,我們要創建更有利的國際環境,包括在貿易、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讓,以及協議方面,還有財務、財政、定價政策、教育和培訓方面。
聯合國環境開發署的綠色經濟倡議的活動,主要包括綠色就業、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經濟性以及綠色報告,為什么我們要舉行這些活動呢?因為我們的生態系統在這些年中一直在退化,今天我們將這些生態系統賦予更大的市場價值,從而更有效的保護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經濟性。另外,我們也會定期發布我們的綠色經濟報告,在報告中我們會提供更多的關于增長方面的介紹,我們會幫助不同國家,抓住綠色經濟投資領域的機會,幫他們解決綠色經濟投資方面的障礙,我們將來在紐約會發布第一份報告。
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最重要的是要改變我們的想法,改變我們的范式,我們應該有更具備創造性的思想,應該有更大的創新性,應該更進一步的促進技術開發,今天有很多來自于學術界和國際組織的技術方面的專家,在過去我們已經開發了很多技術,過去談到技術的時候,往往指的是如何來進一步利用技術,更多利用人力資源,要使用技術進一步提升人力資源的勞動生產率,今天提到技術,我們要更多的考慮環保型以及能源高效型技術的開發。我想,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應該發揮非常關鍵的作用,在這里再一次贊揚中國政府,中國政府在綠色經濟發展過程中,以及在促進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過程中,發揮的主導性的作用。因為我們不能夠僅僅依賴市場本身,市場除了為數不多的一些大公司之外,或者說如果沒有需求的話,市場就會失效,因此我們在促進綠色經濟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可以提出需求,政府可以通過制定標準來創造需求,政府可以向消費者和市場發出信號,告訴他們這是政府主導的發展方向,之后那些私營部門,以及消費者就能夠收到政府發出的信號,由此改變自己的行為,所以政府一方面可以創造需求,一方面也可以創造供應。在這方面,政府給我們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我們希望中國政府在今后能夠獲得進一步的成功,也希望其他政府能夠進一步跟進中國政府的行動。謝謝!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