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是優質高效、清潔環保的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工業、商業和民用各個領域,在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洋石油三大集團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有關部門、市縣和企業的不斷努力,山東天然氣利用在資源引進、管網建設、技術研發等方面有了長足發展和切實保障,實現天然氣下鄉的時機已經成熟,條件已經具備,應該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抓住機遇,精心組織,率先啟動天然氣下鄉這項惠民工程、綠色工程和環保工程。
天然氣下鄉是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對改變農民、農村傳統的生活方式具有革命性意義。加大天然氣利用,特別是在廣大農村的普及應用,是改善能源和產業結構,發展低碳經濟,促進節能減排,提高空氣質量,提升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也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目前,天然氣在美、歐、俄等國家和地區的利用已經十分廣泛,據國際能源機構(IEA)預測,到 21 世紀 40 年代,天然氣在世界一次性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將會超過石油躍居世界第一,專家稱21世紀將是“天然氣的世紀”。山東省目前一次性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占總消費量的80% 以上,是“高碳”大省,天然氣所占比例不到 2% ,低于全國3% 、世界25% 的平均水平。
去年11 月,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城鎮化工作會議,對大力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作出了全面部署。在全省大力推進天然氣下鄉,是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的重要措施,是實實在在的重民生、解民憂。實現天然氣村村通,將徹底改變幾千年來農民群眾煙熏火燎的生活方式和缺乏清潔能源的生產方式,真正造福于民,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天然氣下鄉已有充足的資源保障和完善的管網支撐。近年來,山東省主要的天然氣供應商――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洋石油三大石油集團――不斷加大生產開發力度,可為山東提供長期穩定、充足可靠的氣源保障。特別是農戶用天然氣主要是作為燃料,每戶年均用氣約80―100立方米,用量不大,在整個天然氣消費結構中所占比例很小,農用天然氣資源保障是不存在問題的。同時,近幾年山東省陸續建成了覆蓋縣、市區乃至重點鄉鎮的區域管網。目前全省17市的近100個縣、市區已通天然氣,濟南、聊城兩市已實現了縣縣通天然氣。預計3―5年內,天然氣管網將通達全省所有縣、市區。因此,山東省天然氣下鄉實施村村通工程的資源和管網條件已經完全具備。
天然氣下鄉技術上安全可靠,經濟上合理可行。近幾年來,山東省農村社區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大量村莊合并,大批農民集中居住,為實施天然氣村村通工程創造了有利條件。根據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天然氣村村通工程項目設計建議書的研究論證,農村應用天然氣在技術上完全成熟,安全上非常可靠,經濟上合理可行。目前山東省廣大農戶使用的燃料主要有作物秸稈、塊煤、蜂窩煤、灌裝液化石油氣、沼氣等。據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測算,農村改用天然氣,每天每戶比使用塊煤、蜂窩煤節省 0.5― 1.0 元,經濟上比較合算。 特別是實現天然氣村村通后,如同電話、有線電視、自來水等實現村村通進入千家萬戶一樣,意味著農民群眾的時間成本、精力成本、環保成本和燃料成本大幅降低,使他們的生活方式、生活質量發生根本的改變。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