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辦的2010中國股權投資論壇上,參與“PE/VC如何掘金戰略性新興產業”圓桌對話的創投家及學者,對該議題各抒己見,言論精彩紛呈。切忌“追投概念”、謹記“更注重技術與市場應用相結合”,是他們發現、考察并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的基本理念。
謹防“掛羊頭賣狗肉”
在該圓桌對話上,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全國政協原副秘書長保育鈞的一席話猶如醍醐灌頂。他“警告”稱,千萬不要僅從概念出發,離開關鍵技術談新型戰略產業。
“我們的優勢是傳統產業,因此更應關注如何將傳統產業與新興技術相結合,再與我們國內的發展戰略聯系起來,這就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保育鈞說,“脫離實際考慮規劃,這是要誤事的。”
他舉例說,像海爾這樣的企業,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在家電中,推出物聯網冰箱等產品,就是很好的新興技術應用模式。他還特別提醒道,現在很多企業戴著所謂“略性新興產業”的帽子,只是為了爭取政府優惠政策,這是很危險的,PE、VC們千萬不要上當。“我們要盯住關鍵技術,多研究新技術的應用;要基于國民發展和市場的真正需要進行投資。”他指出。
深圳創新投資集團公司總裁李萬壽對此表示贊同。他表示,深創投一直以來也非常關注新技術和傳統技術產業的結合。“我們對新技術比如節能環保、新材料等都有介入,但是我們仍然會關注市場前景比較廣闊,產業化或者條件比較成熟的新興技術項目,”李萬壽說,“早期項目我們也在投資,但風險很大,除非有巨大的市場作支撐,所以我們會把新技術與現有市場的結合看得更重。”
政府產業基金應先行
但是,市場前景總是很難判斷,新技術又能從多大程度上保證搶得最大份額,后續研發是否跟得上也都是未知數……上海永宣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馮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很形象地將之比喻為“談戀愛,是建立在對項目領袖及團隊的信任之上,并愿意為之承擔相應的風險的”。
而漢王與上海永宣的聯姻正印證了這一觀點。談到當時的投資,馮濤笑稱,“他們當時幾乎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但所有的技術人員仍保持著對企業的極大熱情,對個人利益反而不是特別在乎,我們看重的就是這個勁頭。”如今,馮濤還會經常和漢王的足球隊踢場球,而2003年這筆3000萬元的投資,7年后的收益已達到100倍。
馮濤認為,國家提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更多是起到引導作用,會吸引更多人投入相關項目的創業;而更多關注PRE-IPO及中晚期企業的投資機構,也會更多參與到這些產業的前期投資,對產業結構調整大有裨益。
李萬壽提出,科技部領導也曾提出過如何將重大專項與風險投資結合的問題。他認為,在運行中,國家在重大和關鍵性技術上可采取先行投入的形式,待進入產業化階段后,則可以將政府和國家的引導基金和民間資本相結合,并按照專業市場化資金的管理方式運作。保育鈞也主張,除了涉及到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或者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其他的事情還是交給企業和投資機構來做。北極光創業投資基金創始合伙人鄧鋒將之總結為,政府負責引導并創造投資市場,運作還是讓專業的資金管理團隊擔綱,大家各展所長。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