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風景秀麗的浙江杭州濱江區,一座建筑的南面幕墻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個看似尋常的玻璃幕墻,卻是可利用太陽能發電的光電幕墻。這個光電幕墻體現了目前世界光伏系統應用的一個發展方向,即建筑與太陽能一體化。
這座光電玻璃幕墻是浙江民營企業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小試牛刀之作。作為一個老牌的傳統制造企業,正泰集團盡管已成為國內工業電器行業產銷量最大的制造企業之一,但同樣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浙江民企素來對政府政策和市場比較敏感。在注意到我國政府實施太陽能下鄉、發布《新能源產業振興和發展規劃》后,正泰集團及時組建了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進軍光伏發電領域。為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正泰投資20億元,建設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二代太陽能薄膜電池生產基地,引進價值1億美元的3030兆瓦全自動進口生產線,并利用金融危機到海外開展“人才抄底”,引進了國際一流的太陽能專家團隊。在正泰集團副總裁陳建克看來,“企業存錢,不如存人才和存技術。”隨著國家調結構促轉型戰略政策的出臺,嗅覺敏銳的浙江民企正紛紛涉足太陽能、風能、生物工程等新興行業,并對傳統生產設備進行升級改造,以為捕捉低碳商機做好準備。在杭州,正泰、萬向、福斯特等一批骨干企業形成了較完整的新興行業產業鏈,產業規模效應逐步顯現。隨著諸多企業涉足太陽能產業,產業規模效應逐步顯現。今年4月,杭州市太陽能光伏產業協會誕生。杭州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目標是,5年內初步建成國內一流、國際上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新能源產業研發、制造和應用示范基地;到2015年,新能源產業將力爭實現銷售產值1000億元。
蕭山區民營企業浙江中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原先生產普通玻璃,而且業務做得有板有眼。隨著對玻璃行業研發的不斷深入,該公司了解到,普通玻璃、中空玻璃、Low-E節能玻璃,消耗的能量相差很多。其中,新型Low-E節能玻璃是目前最節能的玻璃,它通過限制門窗的傳熱系數,降低室內溫度所消耗的電能,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為此,中力公司下決心轉型升級,重金投產Low-E節能玻璃生產線。Low-E節能玻璃一推出,受到了海內外市場的歡迎。上海世博會意大利館的設計師,為其過硬的品質打動,最終決定在4800平方米的意大利館中,全部采用中力所產的節能玻璃。
浙江工業大學經貿管理學院院長程惠芳認為,浙江經濟走在全國前列,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也走在各省前面。金融危機后,浙江經濟受影響比其他省市深很多。浙江是一個人多資源少、環境制約大的省份,在勞動力成本上升的情況下,浙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尤為迫切。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唐方方認為,低碳經濟是大勢所趨,浙江民營企業憑借對市場的敏銳嗅覺,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在做好主業的同時,向新能源、新材料等低碳產業進軍,走出了一條民營企業轉型之路。東北財經大學教師宗計川表示,企業轉型升級要緊跟時代步伐,當前低碳經濟已經成為新的潮流,企業無論在生產還是研發環節,都要把環保低碳放在重要位置,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