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4日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為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和建立節能減排長效機制,國家發改委正在制定具體辦法,“對能源消費和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的地區合理控制能源供應,切實改變敞開口子供應能源、無節制使用能源的現象”,并將在“十二五”規劃中納入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標。
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24日在網站上公布了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上周在各省(區、市)節能主管部門節能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解振華在講話中介紹了今年和以后一段時間采取的節能減排措施。他透露,發改委將研究建立節能減排“倒逼”機制和長效機制,促進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在“十二五”規劃中既要納入GDP能耗下降指標,也要納入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標。
他說,監察部、中組部、發改委、環保部正在制定節能減排責任追究辦法,對未完成任務的地區和行政不作為的部門,都要追究主要領導責任,并根據情節給予相應處分;對未完成工作任務的承辦人員和有關負責人也要進行責任追究。
在談到短期將要采取的一些節能減排新措施時,解振華說,今年,國家將安排833億元支持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建設,各地也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建設項目要向能盡快形成節能減排能力的短平快項目傾斜,盡早下達資金,盡快形成節能減排能力;從今年6月份起,國家將按月公布各地區用電量、用電增長速度等指標;6月底前,發改委將出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管理辦法,將能評作為項目審批、核準和備案的前置性條件。
他強調,各地要將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分解落實到市、縣和有關企業,并在5月20日前報國務院有關部門。有關部門將在5月底前公布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三季度前全部完成淘汰任務。對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產能的地區,實行“區域限批”;對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依法吊銷排污許可證、生產許可證,有關部門要依法停止落后產能生產的供電供水。
解振華要求各地區按照國務院相關通知的要求,在6月底前制定預警調控方案。在這幾年的考核中,有些地方在預警調控方面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如浙江省制定了三級應急方案,通過跟蹤監測各地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率、重點用能企業單位產品能耗下降率、高耗能行業產值增長等情況,適時對部分企業實行停產限產。“當啟動A級方案時,水泥企業限產5-15天,冶金、化工等行業企業限產3-5天,單位產品能耗嚴重上升的限產5-15天;當啟動C級方案時,水泥企業限產10-20天,冶金、化工等高耗能行業企業限產7-15天,單位產品能耗上升的根據上升程度限產7-20天”。
去年三季度以來,由于高耗能產品需求旺盛,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快速增長,一些已淘汰的落后產能死灰復燃,特別是今年一季度,由于去年基數較低,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業大幅反彈。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