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彭的說服術并不神秘,他只是頗善于化繁為簡,能夠把龐大的產業藍圖與賽維直接建立聯系,他將階段性目標分解得極具操作性,現在彭最自豪的就是那張精確到年月日的時間表,事實證明“私募只晚一天,上市早一個月”。“一個目標做好后,看看哪些是關鍵點,自己控制著,然后找最有執行力的人來把握節奏。”他說。
不久前,賽維舉辦運動會,全體高管穿著西裝皮鞋也跑了一段,那是條簡單用煤渣鋪成的跑道,塵土四起,彭不是跑的最快的,但一直給別人鼓勁,更像個陪練。
狂奔
“這是一幫瘋狂的人。”一位員工回憶面試時來到賽維的第一感覺。
那是2006年的冬天,在食堂二樓她好不容易找到了朱良保,朱穿著件舊棉大衣,坐在一個角落,面前是一堆資料。
彭小峰在另一個角落,這是一個能容納數千人同時就餐的食堂,沒有暖氣,風呼呼往里灌,他們手腳都生了凍瘡,伙食除了白菜燉丸子,就是丸子燉白菜,很多人吃得流鼻血,用紙塞住繼續工作。
不是彭“摳門”,他要求一切都讓路于速度,因為整個行業都進入了快車道,他們必須搭上這一班車。
2005年,賽維買下了GT-SOLAR近70%的產品,這是有效樹立行業壁壘的方法,GT是全球惟一能提供光伏產業全套生產設備的公司,“設備有較長的交貨期。
別人想拷貝賽維時,可能要一年后才能拿到生產設備。等他們做到賽維現在的規模,賽維又往前走了一大步了。”佟興雪說。
曾經一度風傳所有的風險投資都往江西新余跑,去看一個正在籌建的叫賽維的公司。因為它的成長快得嚇人。
第一輪私募在2006年7月進入,之后又是兩輪,錢很快花光了,幾乎全部用來買硅料。當時硅料還只有80美元/公斤,如今已漲到近400美元/公斤。
速度和成本優勢很容易讓賽維得到合作伙伴的寬容。據一位不愿具名的下游光伏電池生產商透露,投產第一年,賽維的硅片主要銷給國內的電池廠商,一度質量不是特別穩定。當時無錫尚德占據賽維總銷量的40%,尚德沒有表示什么不滿,而是和賽維一起分析、解決問題。“感覺整個行業都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沒有競爭對手,大家都在幫助我們,”彭小峰說。
而在幾年前,形勢并非如此。“我在天威英利時,第一批硅片出來送到臺灣客戶那里去都是免費的。硅片有那么一丁點地方沒清洗干凈,就要受到客戶的抱怨。”佟興雪回憶。
2006年,賽維多晶硅片的產能達到200兆瓦,當時國內同行的規模大多停留在幾十兆瓦。2007年,賽維的目標是400兆瓦,在本刊發稿時這個目標已經實現。2009年,賽維的目標是1600兆瓦。“5年后別人做到賽維現在的規模沒有人覺得奇怪,但那時已經沒有了意義。”佟興雪反問,“什么是好的戰略?好的戰略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
賽維目前有6000多工人,工號已排到了8000多位。而在工廠大門外,等著裝載硅片的貨車排起長隊,賣方市場的局面遠遠沒有結束,他沒有計劃放慢腳步,同時仍強調自己對節奏的控制能力。做為其管理日漸規范的標志之一,就是現在進入廠區參觀時,需要簽署一份條文繁瑣的保密協議。
彭也沒有進入下游的考慮,“你看英特爾,它只專注芯片領域,做到世界最大。”彭很滿意自己能專注于一點。
賽維成功的真正標志并非上市,而是其1.5萬噸的硅料項目,這是光伏產業鏈的最前端,此項目如能順利投產,將助賽維成為全球最大的硅片生產商之一,同時也能拉動整個光伏發電成本下降,向與風能發電持平的目標移動。
“誰是賽維成長之路的座標?”
“那就是賽維的路,沒有座標。”
“你如何評價自己?”
他撓了撓手背,沉默片刻,“不好意思,還沒有到揭曉答案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