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正是得益于業界專家的推崇,“屋頂”陣地越來越受到光伏企業的重視,12月22日,總裝機容量為20.8MW的全球最大屋頂光伏電站在湘潭九華并網運行。
據悉,該項目裝機容量超過20MW,總安裝面積約20萬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屋頂光伏電站。電站全部建成后,年發電量近2500萬千瓦時,每年能節約標準煤7800噸,純凈水7800萬升,減排二氧化碳19000噸、粉塵5300噸、二氧化硫580噸。雖然并網運行,有悖于“分布式”的特點,但其在光伏業競相爭奪“屋頂”資源的大趨勢下,無疑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果。
光伏板塊現投資電站熱
“內需”啟動,中國將成為一個光伏發電安裝大國。中國光伏業即將通過改變,迎來再次繁榮的機會。
這一改變絕非易事,在全球光伏組件價格進入快速下行通道的背景下,一直以來主要集中于電池和組件制造領域,90%市場依靠海外的中國光伏業不得不在被嚴重擠壓了的利潤空間中謀求生存。
但事物總是具有兩面性,當組件價格進入快速下行通道之時,光伏發電卻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國信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從光伏主產業鏈的角度來說,電站仍然是投資回報率最高的部分,隨著組件價格的下跌,光伏電站的投資回報率將達到很高的水平,目前由于上游利潤的進一步擠壓,下游電站在政策扶持的情況下成為獲得未來穩定現金流的來源。
此時此刻,遙想巴菲特旗下中美能源控股公司發表聲明稱,將從NRG能源公司購買阿瓜卡連特太陽能發電廠項目49%股份,“股神”進軍光伏發電領域的消息,我們不得不欽佩其精準的判斷。
其實這一判斷并非“股神”專利。尚德電力董事長兼CEO施正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曾表示,“隨著太陽能光伏市場的快速成長,中國企業也開始涉足太陽能光伏電站的投資建設”。
但顯而易見,巴菲特作為投資者與施正榮作為經營者思路不盡相同。在施正榮看來,“以每瓦2美元計算,投資一個50兆瓦的光伏電站,需要投入1億美元,而投資收益期至少在10年以上。雖然其利潤相對高而且收益比較穩定,但是其需要企業有強大的融資能力做保障”。
國信證券研究報告認為,太陽能企業向下游擴展已經成為了一種發展趨勢,大部分的組件企業開始在海外進行電站投資,一方面是電站目前具有良好的投資回報率,另一方面是可以為自身的組件銷售提供穩定的渠道來源,避免組件的滯銷。
融資能力顯然是上市公司的優勢所在,縱觀A股光伏板塊,這一趨勢確已初現端倪。雖然目前A 股市場主要上市公司電站業務對利潤貢獻尚不值一提,但其有望在不久的將來為上市公司做出重要的業績貢獻。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