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華能小灣水電站4號機組的投產,我國水電裝機已突破2億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隨著水電再度進入大規模發展期,涉及水電開發、施工、建材、設備及特高壓線路建設方面的有關上市公司將面臨景氣度的有力提振。
“十二五”將新增1億千瓦
國家能源局權威人士透露,如果要滿足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占一次能源消費15%比重的目標,水電需要貢獻9個百分點的比重。這意味著,2020年水電裝機需要實現3.5億千瓦的目標,未來十年內需要投建約1.5億千瓦水電。由于水電建設周期較長,在“十二五”期間,我國水電裝機容量計劃達到3億千瓦。
水電專家陸佑楣表示,目前我國的水電裝機突破2億千瓦,未來還將開發超過3億千瓦的水電。數據顯示,我國大陸水力資源技術可開發量和經濟可開發量分別為5.4億千瓦和4億千瓦。
專家表示,如果按照我國政府承諾的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占一次能源消費15%比重來推算,截至2020年的水電裝機容量需要達到3.5億千瓦。這意味著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間的水電開發都將處于持續高峰時期,其中,未來十年內每年的水電投產量需要遠超過1千萬千瓦。
目前,我國水電大規模開發的主要障礙還在于環境保護和移民安置方面。對此,陸佑楣表示,我國潛在的水電資源都集中在西部地區,這些地區的居民數量不多,生存條件很差,很多地方不適合居住,應該通過合理方式進行移民安置工作。
與此同時,他表示,需要明確,水電資源開發之后變成社會財富,并不能停留在簡單的對移民的賠償或補償上,應該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讓移民共享這筆財富。
水電板塊投資機會凸顯
在未來十年內的水電建設高峰期,水電大規模開發將拉動水電投資商、水電設備生產商的業績大幅增長。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原本旗下就有不少待審批水電項目的五大發電集團此次全力備戰水電大開發機遇,基本都已經初步制定了“十二五”期間的水電開發規劃量。
在水電開發方面,分析人士表示,水電站建設將拉動水電建材市場增長。葛洲壩作為水利水電施工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在大型水電項目上具有突出經驗與技術優勢,市場份額在25%左右,公司主要承建項目與優勢所在就是大型水電站。此外,在水電設備方面,東方電氣和浙富股份有望獲得持續增長的設備訂單。
未來政府對水電開發的支持力度增加,也將有利于已經運行的水電站。例如未來可能理順水火電電價的舉措,有利于現有水電站的經營環境進一步優化。包括長江電力、西昌電力、文山電力等水電類上市公司都有望受益。
水電的大規模開發同時又將促進大容量、遠距離、高電壓輸電技術的發展,其中特高壓線路建設有望借機提速,相應的設備商也將享受市場擴容。包括平高電氣、中國西電、特變電工、天威保變等上市公司未來銷量將受提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