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央企發電集團醞釀將旗下的新能源業務板塊單獨拆分并上市,其中涉及華電集團、華能集團、大唐集團等。
《第一財經日報》昨天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華電集團已經計劃將旗下的水電、風電、光伏以及分布式能源等資產裝入到一家公司,為上市做準備,其中水電資產主要來自于福建公司。
此前,有媒體引述華電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方正的話稱,新能源公司將在明年赴港上市,籌集資金約100億元人民幣。另有消息稱,公司已聘請了瑞士銀行、美林公司和中信證券[10.94 0.18%]擔任IPO的承銷商。
華電集團已有內蒙古輝騰錫勒、新疆小草湖一期、寧夏寧東一期等風電項目,另外華電宿州生物質能發電一期項目也已建成投產。而本報記者掌握的數據顯示,目前華電集團太陽能業務項目達41.4兆瓦,部分已投產,且上網電價基本落實,此外還在甘肅運作與光熱發電有關的項目。
如果華電新能源順利在港上市,那么華電集團也多了一個新的上市子公司,目前華電集團所屬的上市企業包括華電國際[3.88 0.26%](600027.SH)、華電能源[3.59 0.56%](600726.SH)、黔源電力[19.06 1.93%](002039.SZ)、國電南自[23.30 3.05%](600268.SH)以及金山能源[0.18 1.14%](00663.HK)等。
其他央企在對新能源業務跑馬圈地的同時,也積極籌劃著登陸資本市場。
大唐集團的新能源業務是進入A股還是H股,現在尚不清楚。
大唐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大唐發電[6.93 1.17%](601991.SH)副董事長曹景山曾在今年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正在考慮將旗下煤化工、新能源業務分拆到深圳創業板市場上市,并已獲得監管部門批準,但此后大唐內部多位人士又表態,上市地點并沒有確定。
在各大電力央企中,動作最迅速的可能就要數華能集團了。
有消息稱,華能新能源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能新能源”)可能會在下個月赴港上市,估計發行價在3港元~4港元,擬發行不超過29億股股票,最多籌資100億元人民幣左右,保薦人為中金、高盛、麥格理及摩根士丹利。
截至2009年底,華能新能源投產發電的風電場容量達到197萬千瓦,籌備及在建的風場有150萬千瓦左右,分布在吉林、遼寧、山東、廣東、內蒙古、河北、云南、山西、上海、甘肅等地,此外還與各地方政府簽訂風場資源超過3000萬千瓦。
華電集團一位內部人士告訴本報,電力央企新能源板塊之所以紛紛上市,主要有幾方面的考慮:首先,無論是光伏,還是風電、水電業務,都處于高速發展階段,需要市場資金的支持,以便拿到更多的風場、電場資源;其次,上市之后,對規范整個行業的發展也有利。比如,現在有些光伏、風電招標項目出現了央企投出超低電價的情況。如果這部分業務屬于上市企業,那么,管理者可能就會更仔細地核算某具體項目的投入產出比、資本金收益率,計算出合理的價格,對于維護行業發展秩序是有好處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