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即將邁入“十二五”時期,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建議發布后,各省也在積極謀劃地方“十二五”規劃。本報自即日起推出“地方‘十二五’權威訪談”欄目,希望通過各省高層官員對本地“十二五”規劃的解讀,讓讀者了解未來五年各地發展的重點和難點、將有哪些改革和探索。
中國經濟時報:地方新一輪投資高漲,“十二五”時期投資拉動是不是安徽發展的重頭戲,投資熱是否會沖擊轉型戰略?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場硬仗能否真正打下去?
年前部分股有望一飛沖天!秘聞!行情近期將出現逆轉機構資金流向已發生巨變!主力資金正密謀全新布局孫志剛:“十二五”時期,安徽將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全面轉型、加速崛起、興皖富民為主線,堅持工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堅持轉型發展、開放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在“十二五”發展中,轉型發展是安徽的重要戰略取向,投資仍然是推動安徽發展的重要動力。投資與轉型發展不是對立的,而是并行不悖、有機統一的,二者都統一于安徽科學發展、加速崛起的實踐,統一于興皖富民的內在要求。
其一,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客觀上存在著較大的投資需求;其二,沿海及國際產業加速向中西部地區轉移,近年來安徽外來投資占50%以上,“十二五”時期,隨著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效應的不斷釋放,承接產業轉移規模會進一步擴大。其三,發展現代農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促進轉型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擴大投資的重點領域。其四,加快推進交通、水利、信息、電力等基礎設施,需要大量的投入。其五,推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加強生態環保建設,也需要加大投資力度。其六,改善民生,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發展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是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擴大投資的重點。總之,我們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投資結構的調整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在優化投資結構上下工夫,全力促進轉型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中國經濟時報:如何協調傳統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碳經濟的關系,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發展、綠色發展道路?
孫志剛:“十二五”時期,我們將著眼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上下大力氣,把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與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緊密結合起來,把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按照高端引領、低碳環保、集群集聚的思路,以增量帶存量,再造千億產業,打造千億企業、培育千億園區,著力推進新興產業規模化和傳統產業新型化,推動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相互促進、融合發展,走出一條具有安徽特色的發展之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