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行業的“帶頭大哥”并不難,難的是如何在推動企業做大做強時,帶動整個行業的產業化升級、市場化提升、健康化崛起,從而形成一個“企業壯大與產業升級、社會發展共同成長有機發展”的循環體。
事實上,成為一個品牌化的企業,不僅需要構建企業自身的綜合實力,更要承擔起社會責任,成為一個備受社會尊重的價值型企業。對于發展歷程不過短短20年的太陽能光熱行業而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清華陽光最先拉開了行業的市場商用化序幕,到皇明積極推動產品的規模化普及,再到四季沐歌開啟的品牌化擴張新時代,正是得益于在不同階段不同時期下的領軍企業的強勢推動。
日前,在太陽能光熱產業發展黃金十年的節點上,迎來企業發展十年轉折點的四季沐歌,選擇了在中原腹地洛陽建設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善、技術最先進的太陽能工業園作為新十年發展的起點。無形之中,四季沐歌在推動國內太陽能光熱產業從產業升級到規模化、產業化擴張后,又將開啟以“全產業鏈”為突破口的品牌化擴張大幕。
過去十年間,四季沐歌身藏“北京大學”的技術創新基因,通過獨家締造的“無邊界創新整合”戰略,不僅與共青團中央啟動了“陽光創業行動”,還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的戰略合作伙伴,并站在中央電視臺、中國人保、聯想、霍尼韋爾等全球企業的肩膀上長袖善舞,快速推動了企業在“產業升級、營銷創新、規模擴張”等配套體系的發展。
如果說過去10年是國內太陽能光熱產業快速擴張的黃金期,這也是四季沐歌踐行規模化、產業化、差異化營銷,樹立品牌化轉型的最佳舞臺。當以四季沐歌為首的國內太陽能光熱企業站在行業新十年,特別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開啟元年時,如何在“全產業鏈”的戰略新布局下,成功推動國內太陽能光熱產業的快速崛起和品牌做大做強?特別是在當前的產業環境下,在國家大力支持和發展太陽能光熱等新能源產業的背景下,又應該如何從此前的造勢、聚勢向借勢、成勢轉變?
無疑,這不僅是四季沐歌面臨的挑戰,也是整個太陽能光熱產業亟待解決和提升的關鍵問題。日前,四季沐歌悄然推出面向未來五年發展的“563”計劃:戰略上“品牌走上去、市場走下去、海外走出去”目標,市場上“零售、工程、出口”三條腿擴張策略,產業上“熱水、供暖、制冷”三大方向,愿景上“全國500強、品牌100億、熱水器推廣1億平方米”的夢想進軍。
隨著洛陽工業園的落成投產,四季沐歌面向全國的“北斗七星”產業布局已基本完成,江蘇、北京、山東、河南全面發力,遼寧、四川、湖南三大基地蓄勢待發。同時,四季沐歌不僅提出了打造“永久經銷商”的渠道目標,還建立了凝聚廠商關系的企業內部公益基金家基金,成為國內首個面向企業員工、經銷商及其員工的幫扶基金。
實際上,全產業鏈的戰略布局考驗的不只是企業在產品、技術、服務、人才、營銷等多方面的綜合實力,更需要建立以品牌為核心、以動態商業模式為支撐的戰略突圍口。而這些則需要企業在人才體系、產業園布局、上下游合作伙伴、整合資源等配套體系上的支撐。
四季沐歌如何走,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