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提水灌溉成功了,抗旱澆麥既不用油又不用電!”
2月11日,正月初九,在河南省方城縣趙河鎮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綜合改革試驗區,由內蒙古華澤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在此建設的全國首套太陽能提水抗旱系統運行成功。該公司實施的“陽光抗旱工程”,讓旱區農民真切感受到了新能源帶來的便利和實惠。
小麥專家牽線搭橋 陽光抗旱工程落戶方城
去冬今春以來的嚴重旱情,牽動著各級領導的心。1月21日至22日(臘月十八至十九),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深入河南鶴壁、安陽等地田間地頭,察看小麥長勢,部署抗旱保豐收工作,要求堅決打好抗旱保豐收硬仗。
內蒙古華澤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學君從電視上看到溫總理視察河南指導抗旱的新聞后,決定發揮公司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的優勢,利用太陽能提水灌溉支援河南抗旱,迅速啟動公司“陽光抗旱工程”。
1月25日(臘月二十二),公司與農業部有關部門取得聯系,經當時陪同總理視察的河南農大教授、農業部小麥專家組副組長郭天財推薦,由河南農大派駐方城的科技副縣長胡彥民與公司董事長楊學君聯系,最終將太陽能提水抗旱系統確定在方城縣與河南農大合作的位于趙河鎮的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綜合改革試驗區。
施工建設緊鑼密鼓 提水灌溉一次成功
內蒙古華澤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將建設太陽能提水抗旱系統選定方城后,于1月26日(臘月二十三)派公司副總經理徐俊義、工程部經理馬卓等5人組成太陽能提水專家組,自內蒙古驅車1500多公里趕到方城實地考察,制定方案。
方案一經確定后,公司人員立即開始進行水泥地樁澆鑄。2月5日,正月初三,當人們還沉浸在歡度新春的氣氛中時,公司副總經理徐俊義、工程師徐昆和邢磊3人,就開始了太陽能提水抗旱系統的安裝工作。自正月初四至初八,他們中午就在工地上喝點白開水,吃點方便面。
正月初九上午10點多,太陽能提水抗旱系統一次性運行成功。徐俊義在現場興奮地告訴記者:“該套太陽能提水抗旱系統在全國尚屬首家,它由太陽能電池陣列和太陽能提水控制器組成,太陽能電池陣列由64塊太陽能電池板組成,總面積77平方米,與水平面成45°角傾斜,吸收太陽能產生高壓直流電,通過控制器轉化成動力交流電,總功率7680W,推動水泵提水工作。”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