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蜂巢嗎?蜂巢的每個窩都是六角形,這種形狀使蜜蜂能用最少的材料建造最大的空間,而且,這些六邊形組成的“蜂窩結構”非常堅固,確保蜜蜂的住宅不會破裂。同濟大學的專家正是從這種大自然杰作中得到啟發,首次把蜂窩結構應用于墻體,研發出了“蜂巢輕質墻體”。在日前舉行的市政協科促會重點項目講評會上,記者獲悉,該成果已實現產業化,將用于上海的居民樓,并在前不久進入了海外市場。
據同濟大學上海同設建筑設計院副院長邱玉東介紹,經過建筑學、結構學、環境學、聲學、材料學、機械學等六個學科的跨學科合作,他們在實驗室研發出了“蜂巢輕質墻體”,并獲得10項專利。這種墻體的主要材料是草木纖維,而不是粘土、水泥、鋼材等傳統墻體材料。草木纖維取自于稻草、秸稈、次生木材,屬于“廢物利用”,不會消耗大量資源。而且,用草木纖維做成的墻壁是可降解、可循環利用的,建筑拆掉后,蜂巢輕質墻體就可回收,加工成再生紙。
打開墻體外部的芯材板,看一下內部面層的橫截面,你會看到一個個排列有序的六角形房孔。與蜂巢一樣,這些房孔都是空的,里面含有空氣,使得墻體的保溫性能很好。“這好比中空玻璃,有了空氣的阻隔,熱量就不容易散發出去。 ”邱玉東解釋說。由于墻內含有空氣,加上聲學專家的獨特設計,墻體的隔音效果也很不錯。就像那些采用蜂窩結構的航天材料一樣,墻體呈蜂窩狀后,強度、承重能力大幅提高,使草木纖維能代替水泥、混凝土和鋼材,將建筑支撐起來。
經過小試、中試等產業化階段,如今,蜂巢輕質墻體從實驗室進入了生產線。邱玉東表示,它是目前國內最輕的墻體材料。由于原料輕,加上中空結構,它每平方米只有18公斤,比混凝土砌塊輕80%,比黏土磚輕90%。此外,因為板材薄,它能提高得房率,比傳統材料增加3.7%的可利用面積。據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已將蜂巢墻體列入了“大型公共建筑節能工程推薦”名單。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