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好生態文明,從實際工作來看,總結成一個詞就是和諧,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
談到黃山自然風景區的環保理念和生態文明,全國人大代表、安徽黃山市委副書記程迎峰給記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黃山旅游集團公司下屬有兩家企業,迅潔洗滌中心和采購配送中心。迅潔洗滌中心在景區外圍的山岔村,山上各家酒店的待洗物品每天由挑夫挑運下山,在迅潔洗滌中心洗凈烘干熨燙折疊后再挑運上山。采購配送中心則設在離景區70公里外的市府所在地,主要職責是在屯溪的市場上采購山上酒店每天所需的新鮮蔬菜和副食品,經凈菜加工后,運輸配送到各家酒店,還有一座污水電腦自動處理站。
“正是這兩家企業使黃山上的生態得到了很好保護,凈菜上山、垃圾下山、大宗物品運出山外洗滌,這些措施的實行,減少了景區內水的使用量,減少了污水的排放,減少了洗滌劑對黃山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減少了垃圾生產量。”程迎峰代表說。
從“靠山吃山”到“愛山養山”,觀念的轉變為區域和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十一五”期間,黃山風景區資源環境保護建設項目總投資達1.87億元,黃山風景區首先組織實施了全山環境綜合整治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基本實現了景區可綠化地無裸露的目標。
程迎峰代表介紹說,黃山市早在2006年就制定了《黃山風景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這一規劃分為近期、中期和遠期三個時間段,保護范圍覆蓋整個黃山風景名勝區,并兼顧周邊區域,分別對黃山風景區生態功能區、游客容量、生態質量調控系統建設、景觀(美學)保護與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質量控制等方面作出了詳細規劃,列出了重點保護區域和重點保護建設項目。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