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電發展因日本核泄漏事件而遭遇逆風,但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或將借機搭上順風車。
昨天,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透露,2020年中國光伏裝機容量目標或提高逾一倍,“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正在就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一些新的目標。”
光伏裝機容量或提高
“光伏裝機容量2015年和2020年的新目標可能分別增至1000萬和5000萬千瓦,風電裝機分別達到1億和2億千瓦。”李俊峰昨天在會上表示。而原定光伏裝機容量在2015年2020年的目標分別為500萬和2000萬千瓦。
“正面影響是可能會使光電和風電發展速度加快。但從負面因素來說,也會使電網接受這些電源更困難。”李俊峰在昨天的會上說,整個“十二五”來看,光伏產業的不確定性很大,包括區域性全球性的社會體系的不確定性,技術系統和公眾決策的不確定性。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主任科學家、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施鵬飛介紹,在已運行的風電場中,因受用電負荷所限,有些開發商的風電場被限制電量上網。雖然國家規定可再生能源要優先調度、優先上網,但實際上電網公司難以落實。而很多風電場都建在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河北及東北等地電網的末梢,不能及時接入風電;電網也是按照此前的規劃發展的,跟不上風電裝機的迅猛態勢。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風能產業連年實現裝機翻倍增長。目前全國累計風電裝機達到4450萬千瓦,僅去年就新增1192萬千瓦,是全球第一風電大國。
“必須將風電納入電力系統進行統籌規劃。建議以上網電量作為對發電商的強制性要求。”施鵬飛建議。
施鵬飛認為,對于國有開發商和地方政府以裝機容量而非上網電量為考核標準造成了不少問題,例如不管能否接上電網甚至項目尚未核準就開工建設、吊裝機組,由此導致的違規建設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機組設備限制造成很大浪費。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