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先利用垃圾填埋后產生的“臭氣”發電,再通過碳減排權交易將發電過程中減排的二氧化碳指標賣給歐盟企業。4月29日,南陽垃圾填埋氣發電廠成為我省第二個可進行碳減排權交易的垃圾填埋氣發電廠,其申請注冊的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正式獲得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核準。這標志著“先掙電費,再掙減排費”的可再生能源盈利模式已被我省企業熟練掌握。
南陽2×500KW垃圾填埋氣發電項目由河南百川暢銀有限公司投建,于2009年成功并網發電,目前可供應4000戶居民的日常用電。2011年1月20日,河南百川暢銀實業有限公司向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提交了南陽垃圾填埋氣發電廠CDM項目的注冊申請。“4月29日申請被核準。這也就意味著南陽電廠從2011年1月20日之后的碳減排量都可以進行交易,這也是我省繼洛陽填埋氣發電廠之后第二個在聯合國成功注冊的垃圾填埋氣發電項目。”百川暢銀公司副總經理韓旭說。
目前,南陽電廠CDM項目已經在《京都議定書》框架下與歐洲復興碳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了碳減排購買合同,預計年減排二氧化碳4萬噸,獲利超過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