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隧道的風能可以用來發電嗎?鐘衍對此深信不疑。
鐘衍是北京建筑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副總經理。他們已經為“利用地鐵隧道風發電”的項目提交了專利申請書,該項目已獲得了建設部的立項。
出差偶得:地鐵隧道收集風能
鐘衍的這個念頭最早來源于他2008年秋天的一次開車出差。當時,他駕車沿著京滬高速向山東一
路飛馳。他注意到,車過之處,高速路邊綠化帶的葉片開始大幅晃動。鐘衍突發奇想:既然自然風可以被用來發電,這種人為制造的風為什么不能呢?
回到北京后,他向幾個技術員說起了自己的想法。幾經研討后,他們發現,捕捉地鐵隧道的風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選擇。雖然公路和普通鐵路上也有隧道,但這些隧道長度較短,不利于風能的收集,而地鐵隧道封閉于地下,并且里程較長,是收集風能最好的隧道系統。
鐘衍認為,在地鐵隧道的兩面隧道壁上只要安裝了合適的風機,就可以進行發電,而這種電能經過輸送、蓄能、并網等環節傳送到地鐵站臺,就可以解決地鐵站的照明及廣告牌用電問題。
實驗測試:兩站間年發電96000千瓦時
鐘衍和技術人員們在北京的建國門、五棵松、朝陽門、西直門四個地鐵站進行了風能測試。列車經過時,風速大約每秒5至7米,最高可以達到15米。北京地鐵每天運行約200班次,每班次有效風速持續時間為30秒。他們認為,這樣的風力條件可以進行合理開發利用。
現在,北京市地鐵兩個站臺的間距約為1.2公里,全速行駛區段在800米左右。鐘衍和他的團隊初步設計每隔5米在隧道雙側安裝風輪,這樣兩個站臺之間一年總發電量可達96000千瓦時,基本可滿足一座小型地鐵站的照明用電。
鐘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北京市目前開通的地鐵一號線、二號線、十號線、五號線地下部分共有74個地鐵站,假設每座地鐵站一年可以使用的隧道風電都達到96000千瓦時,則74個地鐵站一年的隧道風電總量將可以達到7104000千瓦時。這將大大緩解北京市的電力緊張。而隧道內安裝一個風輪的平均成本大約需要1000元,只需要4至5年就可以收回設備成本。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