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姓名:王建波
年齡:28歲
籍貫:湖北襄樊
職務:好風景家具廣場負責人
走在黃陂區大南街,目光一定會被農機大樓一樓那個超大的家具賣場吸引,2000多平方米的賣場里,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家具。
很少人知道,這家營業面積在黃陂列第一的“好風景”家具賣場,掌門人卻是一個80后小伙子。
已在社會上闖蕩3年,王建波臉上還有一股濃濃的娃娃氣。不過,別小看這個學生頭、中等個、五官清秀的娃娃老板,業內很多同行都對他的經營功夫贊嘆不已。
王建波畢業于湖北大學,他不愿老老實實打工,寧可選擇布滿荊棘的創業路。他失敗了兩次又爬起來,只是因為喜歡并享受這個過程,“我喜歡看《奮斗》,自認比華子還華子。草根創業,注定比其他人更艱辛,我的有些艱辛只怕連華子也沒能體會過。”
年輕,敢想就敢做
倉促下海,創業半年就關門
王建波出生于襄樊的一個農民家庭,12歲就幫表姐推銷過服裝,從而埋下了經商的種子。
2002年,王建波從湖北大學高分子材料專業畢業,成為深圳某大型涂料有限公司武漢地區的營銷人員,一年收入有3萬多。在當時,這對農村孩子來說已經很豐厚了。
簽了越來越多的合同,認識了越來越多的客戶,王建波認為自己已將做生意的門道學得差不多了。他開始琢磨,定單來得如此容易,如果是自己的生意,那就不僅僅是幾個點的提成了。這個想法讓王建波激動不已。
“當時算了算,自己已攢下2萬多,足夠進一批貨了,就動手了。”王建波自己也承認,當初的下海有些沖動。2003年初,他回到老家襄樊市,在生意最火爆的春園路正旺建材市場租了一個攤位,經營油漆。
但是,做了才知道,做老板并不是那么享受的事。打工時的那些客戶都是成熟客戶,有過多年合作經驗,而且都是沖公司的品牌來的,自己做的實際只是渠道維護。自己單干了,沒有穩固的客源,又沒有品牌,生意自然就冷清了。再加上年輕氣盛,他當時選擇的是當地最火爆的市場,800元的攤位租金加上其他費用,每月支出高達2000多元,很快,王建波就吃不消了。
就這樣,王建波當了半年多老板就關門大吉,2萬元積蓄也虧得差不多。好在他人緣好,很快又回到原公司當起了銷售人員。
年輕,經得起挫折
再賣玩具,又鎩羽而歸
有了第一次的教訓,此后兩年多時間里,王建波很珍惜所在公司的品牌效應,每一筆業務都跑得很認真,他非常留心與油漆分銷商、家具廠、裝飾建材商建立人脈關系,慢慢與歐亞達、紅旗等行業領頭商家都建立了密切關系。
2005年,在業務中結識的某家具廠老板陳某向他介紹了一個項目,陳的兒子想銷售發光溜冰鞋,如果王建波答應合伙,陳老板愿意出大頭。
第一次的失敗讓他仍然心有余悸,但他覺得這次合作似乎是個機會,而且有人愿意承擔主要風險,正想再次找項目創業的王建波就一口答應下來。2005年7月,王建波出資6萬,陳老板拿出10萬元,在武昌徐東路開了一家國輝玩具店,銷售發光溜冰鞋,產品主要從浙江購進。
為了促進產品銷售,他主張多設銷售點,兩個年輕人在武廣等大型商場和學校旁設立了數十個代銷點。不過這一招并不管用,攤子鋪得過大,成本一下就大多了,加上玩具產品更新換代太快,代銷點越多存貨就越多,很快,他們的資金開始周轉不靈。經營了9個月,王建波明白,繼續撐下去已沒有意義。
談到兩次創業失敗,王建波不禁熱淚盈眶,他說,那時太年輕氣盛。不過,他并未死心,“還是想自己做,只是要準備得更充分點,要選擇合適的項目。”
第二次失敗后,王建波對自己也做了細致的分析:幾年來,自己一直銷售油漆,對該行業的下游領域,也就是家具行業比較了解,還積累了一定的社會資源,何不從自己了解的行業下手?
選擇熟悉行業再立門戶
他找到原公司最要好的同事劉曉衛,剛好對方一直也有創業想法。兩人一合計,已經有了兩次創業經歷,多年來也攢下一點關系和資金,不如合作再干一次,就選擇家具行業。
2006年11月,在十堰、宜城、保康等地來往的班車上多了兩名旅行者的身影,他們轉了小半個湖北,考察家具市場行情。兩個多月的考察沒有白費,他們發現,湖北大城市的家具市場基本被沿海地區產品占據,這些產品價位較高,而那些沒有成熟家具品牌的中小城市還有機會。
這時,一位老朋友、武漢文康油漆店鄭緒文向他們建議,黃陂家具市場未被沿海品牌占據,主要是周邊自產的小品牌家具在唱主角,近幾年黃陂經濟發展迅速,應該有很大的市場機會。
一番考察下來,他們還真相中了黃陂。兩人將資金一湊,共籌集到70萬元,他們計劃找四川等地的一些相熟客戶進貨,開一家大型家具銷售賣場。王建波主管經營銷售,劉曉衛負責進貨、財務等。
不過事情沒有想象中那么順利,2007年元月18日開業當天,王建波就接到一張辦照通知書。原來賣場有一項前置審批手續遲遲沒有辦下來,導致開業前沒有拿到工商營業執照。但當時的他固執地認為是當地有關部門為難他這個外地人,所以就決定賭一口氣:先開業,再補辦手續。
沒料到開業當天就被工商人員逮個正著,要強制關店,還要罰5000元。這讓王建波傻了眼,“感覺一直都不順,做什么都失敗,好不容易才找到這個項目,裝修都是自己一磚一瓦貼上去的,所以特別委屈。”說到這一段,王建波的眼睛又紅了。
不過幸好,當地工商所沒有“秉公執法”,只對他進行了批評教育,又指導他辦理了各項手續。黃陂南門工商所副所長吳長春說,考慮到他們是外地人,在當地辦事確實不方便,又是大學生創業,也不容易,所以沒采取機械的方式執法。
“鞍前馬后”搞定網吧老板
開業初期,家居賣場的生意并不理想,只有零散顧客。開業近一個月時,終于盼來了一位網吧老板,對方要買一大批電腦桌椅和沙發。眼看大單生意上門,王建波眼睛一亮,趕緊湊上前去,忙前忙后為老板張羅貨品。
送貨那天,王建波和工人一起動手,搬運、安裝,忙了兩天終于安裝完。筋疲力盡的王建波癱倒在沙發上松了一口氣,哪想網吧老板突然提出:家具顏色與裝修不協調,希望重新換一批。王建波二話沒說,立刻張羅換貨,又忙了一天一夜,終于讓網吧老板滿意。
簽收時,那位網吧老板拍著王建波的肩膀說:“不錯不錯,看你這幾天忙前忙后的,辛苦了,你們老板一定很喜歡你。”
被網吧老板誤認為“老板”的店長陳小敏連忙說:“他才是真正的老板。”當時,網吧老板拍王建波的手僵在空中半天沒放下來。不過,認錯人也有好處,后來,那位網吧老板給王建波介紹了不下100位客戶。
吳長春對王建波的印象也很好,“這個年輕人不錯,身家幾十萬的老板,在黃陂多的是,但愿意每天蜷在沙發上睡覺、吃快餐、上下貨車張羅發貨的,還不多。”
王建波在客戶心中的印象不僅是不怕吃苦,還十分“講胃口”。今年8月,黃陂長嶺中學陳老師為10月份的婚禮做準備,在王建波的賣場選購了全套家具,并交了定金,等新房裝修完后才發現所訂購的沙發與電視柜不能用。陳老師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找到王建波。沒想到,王建波立刻為他辦理了退貨,大感意外的陳老師回到學校當起了他的義務宣傳員。
趁著發展勢頭好,王建波趕緊乘勝追擊。今年4月,他找親友借了20多萬,加上多年積蓄,共追加投資40萬,將家具賣場擴大到2000平米。他還準備明年在武漢周邊開分店,實現連鎖經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