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份綜合性省級生態文明建設評價報告今天在京發布。報告顯示:北京、上海、海南、天津、浙江、福建等省份的生態文明建設排名靠前,其中北京連續三年名列榜首。
課題研究組組長、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嚴耕教授介紹,報告以國家相關部門發布的權威數據為基礎,依據22項具體指標,對2005年至2007年各省份(不含港澳臺)的生態文明建設情況進行了綜合評價。
據介紹,此項研究與以往可持續發展評價體系和地方性生態文明評價指標有所不同:一是強調客觀性指標,全部采用國家有關部門公開發布的權威數據;二是對生態和環境進行了區分,突出生態系統活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基礎性地位;三是突出協調程度這個量化評價,包括生態、環境、資源之間的協調,以及生態、環境、資源和經濟之間的協調。
“建設生態文明不僅要防止GDP崇拜,也要警惕就事論事、目光短淺的‘唯環境觀’。客觀的評價體系可以看出各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進步率,使其發展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嚴耕表示,課題組把各省份的生態文明建設劃分為社會發達、均衡發展、生態優勢、社會短板、相對均衡、環境短板、低度均衡、環境優勢、相對薄弱九個類型。
據了解,此項報告會在2008年國家有關權威數據發布后,繼續進行深入的研究,對評價指標和方法進行相應調整,并在此基礎上設計軟件,構建數據庫及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平臺。研究結果每年定期向社會公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