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水淡化工程迎來大發展契機。昨日國家發改委環資司有關負責人在“2011青島國際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大會”上表示,目前發改委等部委正在編制加快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意見、海水淡化“十二五”規劃、海水淡化產業專項規劃等扶持行業發展文件。截至2010年底我國海水淡化能力約64萬噸/日,相當于全球的1%;預計到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將提升到150-200萬噸/日,2020年進一步提升到250-300萬噸/日,未來五年我國海水淡化投資規模預計達200億元左右。
中東和中國將引領全球千億美元海水淡化市場。淡水僅約占地球水資源的3%,在水資源危機日益嚴峻形勢下,通過海水淡化獲取淡水資源已成大勢所趨。目前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計約1.4萬座海水淡化廠,產量已達3500萬噸/日,預計2020年全球海水淡化產量將增至9100萬噸/日以上,其中增長最快的仍然是缺水嚴重的中東地區,其次是中國。專家預計到2015年全球海水淡化年投資規模高達700-950億美元。
國內耐海水腐蝕合金材料廠商大有作為。由于海水是具有高鹽量、導電性和生物活性的腐蝕性電解質溶液,所以海水淡化裝置一般需選用銅合金、鈦及其合金、特種不銹鋼、鋁合金等耐海水腐蝕合金材料。據2005年發布的《全國海水利用專項規劃》要求,2020年海水淡化設備國產化率要從目前不足60%提升至90%以上??梢灶A見,在我國海水淡化加速發展及國產化率大幅提升趨勢中,國內相關耐海水合金材料廠商將大有作為。
鈦是海水淡化裝置理想材料,市場需求潛力釋放值得期待。由于鈦管的耐腐蝕性好、耐高溫離子腐蝕,同時鈦對氯具有很強的抗腐蝕性,特別是預處理原水時為了殺死海水中的細菌,需要注入氧時,采用耐蝕性好的鈦管替代銅合金管是合理選擇與理想材料。按蒸餾法一般平均日產淡水1萬噸的裝置需用鈦107噸、60%采用該法淡化海水計算,預計未來十年全球新增海水淡化廠所需鈦材36萬噸(目前全球鈦年消費約12萬噸);假設我國50%采用蒸餾法淡化海水,則我國未來5、10年新增海水淡化裝置(假設我國2015、2020年海水淡化處理量分別為150、300萬噸/日)所需鈦材分別達8025噸、16050噸。
建議中長期關注已布局海水淡化耐蝕材料上市公司。1)寶鈦股份(600456):國內鈦材加工龍頭,已建成5000噸鈦帶用作海水淡化焊管產能項目,未來充分受益于鈦材在高端裝備廣泛應用;2)海亮股份(002203):我國海水淡化銅管龍頭與標準制定者,未來將受益于中東海水淡化銅管訂單恢復及國內海水淡化裝置國產化;3)亞太科技(002540):聯合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所研制開發耐海水腐蝕的鋁合金材料,并于年初與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廠商IDE簽訂19.47噸供貨合同。提示國內外海水淡化工程進度及上游原料價格波動風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