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公眾教育和科學研究,香港特區政府、商界及大學攜手合作,于25日啟動香港氣候變化與森林的科學研究暨公眾教育計劃。這是香港首次專門研究森林在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下的長期動態。
據項目主要負責人之一、香港大學侯智恒博士介紹,該計劃包括兩個主要部分:一是特區政府通過漁農自然護理署在大埔滘自然護理區設立一個占地二十公頃的森林觀測樣地,研究氣候變化對森林動態的影響;二是在石崗嘉道理農場設立一個占地一公頃的示范樣地,培訓公眾參與這項研究。匯豐銀行慈善基金捐出590萬港元作為項目成立及運行前三年(2011年至2014年)的經費,香港大學嘉道理研究所則作為項目召集方,負責具體的研究和公眾教育活動。
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出席儀式并表示,這是香港首次專門研究森林的長期動態和全球氣候變化對亞熱帶森林的影響。被劃定的這二十公頃森林也是香港首個及唯一一個被納入哈佛大學史密森熱帶研究所創辦的國際研究計劃的森林樣地。
徐立之說,這個項目讓公眾和企業也能參與科研,正是大學以行動實踐知識交流的例子。觀測樣地將作科學研究用途,以進行森林科學和氣候變化的研究,示范樣地則為教師、學生、環保相關范疇人士以及大眾提供教育和培訓的機會。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亞太區企業可持續發展總監區佩兒說,該項目是匯豐銀行慈善基金近年最重要的小區投資項目之一。這不單是學術界里程碑,也是全港市民的里程碑,因為公眾能通過項目的培訓和義工活動直接在本地為哈佛大學這個重要的國際森林研究計劃出一份力。她表示,匯豐銀行在未來數年中將鼓勵員工成為義工,繼續支持這項重要工作。
特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沈振雄表示,相信項目將為香港帶來不少益處,特別是有助提高公眾對氣候變化議題的意識,使公眾更愛護自然環境。政府樂意支持這個別具意義的項目,并期望未來有更多同類型的合作。
記者從港大嘉道理研究所獲悉,該項目的研究樣地是在次生林設立的樣地,不僅能通過了解氣候變化和其他氣候因素對這類森林動態的影響,提供森林修復的數據、監測城市化后果并提供政策建議;還具有重要的區域比較研究價值,可為香港及經歷過相同規模伐林的其他地區提供寶貴借鑒。
此外,該計劃預計能為至少2000名香港市民提供直接培訓,以提高公眾對氣候變化議題及香港自然保育的意識和了解;并將配合當地高中師生關于生物、地理及通識教育的實地培訓。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