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冠球,男,漢族,1945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萬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全國鄉鎮企業功勛、全國優秀企業家等榮譽稱號。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第九、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40年前,在錢塘江畔的一個貧困小村,有一個年輕人不甘走父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路,勇于同命運抗爭,帶領6個村民在田野里開起一個小“鐵匠鋪”;40年后,他的“鐵匠鋪”已發展成擁有數百億資產的跨國企業,成為中國鄉鎮企業成功上市第一家;他創辦了19家海外公司,并開創了鄉鎮企業收購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他領導的萬向集團榮獲“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成為獲獎的惟一一家鄉鎮企業;他用“奮斗十年添個零”的目標,激勵“萬向人”奮力拼搏。
奮斗十年添個零有人說,魯冠球是企業界的“常青樹”;也有人說,魯冠球是“中國農民的希望”;魯冠球自己說,我只是在40年的時間里做了三件有意義的事。
1969年,魯冠球以4000元起家,創建了萬向集團。20世紀70年代,魯冠球在本鄉招人,用國營廠退役的舊設備,生產當地使用的產品,企業日創利潤1萬元,員工最高年收入也達到1萬元;20世紀80年代,他在本市招人,用國內先進設備,生產的產品銷往全國,企業日創利潤10萬元,員工最高年收入也達到10萬元;20世紀90年代,他在全國招人,用國際先進設備,生產的產品銷往國外,企業日創利潤100萬元,員工最高年收入也達到100萬元。40年,魯冠球以堅定的信念和敏銳的洞察力,踏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戰略節拍,把一個小鐵匠鋪發展成為國務院120家試點和國家520戶重點企業中惟一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成為世界上專利最多、規模最大的專業制造企業。
用魯冠球自己的話說,前面三個“零”添下來,是巧合。1999年7月8日,在萬向集團30周年慶祝會上,魯冠球提出“奮斗十年添個零”的目標。盡管2008年發生了國際金融危機,魯冠球帶領21000名萬向員工,克難攻堅,全年完成營業收入475億元,全年上繳國家稅金13.91億元。2009年7月8日,在萬向集團40周年慶祝會上,魯冠球宣布提前完成第四個“奮斗十年添個零”的目標,也就是實現了企業日創利潤1000萬元,員工最高年收入1000萬元的目標。
“奮斗十年添個零”,算起來是年均增長25.89%,這樣的速度現在看來不算驚人,1年或者10年達到這樣的增長也不難,但能夠持續40年保持年均25.89%的增長,這樣的企業不多見。
40年,魯冠球經歷了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治理整頓到宏觀調控的潮起潮落,但無論世界怎么改變,魯冠球始終是“奮斗十年添個零”決心不變、信心不減、速度不慢。更可貴的是,幾乎每一次宏觀環境的突破和變化,萬向集團的發展都會再上一個臺階。
當然,“奮斗十年添個零”不僅是企業年創利潤25.89%的增長,也是員工最高年收入25.89%的增長,是企業與員工利益緊密結合的產物,員工自覺地以此為標準制定計劃,也以此為依據衡量業績。“奮斗十年添個零”的意義,已經超越了數字本身,成了萬向人的思想方法,體現了萬向集團和萬向人艱苦創業、大膽創新、克難攻堅、勇往直前的精神追求。
從田野走向世界
很多時候,改革是從打破常規開始的。計劃經濟時期,魯冠球以市場經濟的身份進入國際市場。1984年,萬向作為第一個中國汽車零部件打入美國市場,引起了國內外轟動。此后,魯冠球作為第一個中國農民企業家訪問美國,在美國看到的一切,讓他開闊了眼界,更讓他發憤圖強。
1994年,經國家外經貿部批準,萬向集團在美國設立公司。在創辦萬向美國公司時,魯冠球訂了三大目標:第一,在美國樹立萬向形象,把產品打入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等主流市場;第二,搜集信息,及時反饋給集團,以拓展新的領域;第三,優化組合國際資源,尤其是要讓國際資本為我所用。現在,當年的三大目標都得以實現。
1990~1999年,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萬向集團步入“企業集團化、經營國際化”,從原先國內同行業排名50多位發展成為業內一枝獨秀,占據國內市場65%以上份額,并在美國等8個國家擁有自己的公司,成為通用、福特等國際一流整車廠的配套合作企業。
1999年以后,萬向集團實施“資本式經營、國際化運作”戰略,不僅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而且穩步進入金融、農業等領域。2000~2001年,萬向集團接連控股3家上市公司,其中2001年收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UAI,開創了中國鄉鎮企業收購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
2002年,萬向集團研制的萬向空間太陽能硅片被“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采用。國際上也因此新增了一家全球最大一級供應商,萬向集團取得了為“百年老店”福特公司和美國歷史最悠久的軸承生產企業之一GBC公司兩家國際零部件巨頭供應商品的機會。2005年,國家開始對土地、銀行以及重點產業進行宏觀調控,萬向集團又著手積極進軍礦產資源和遠洋漁業。2007年,萬向集團開發朝鮮惠山青年銅礦整合國際資源;收購美國AI公司,使萬向集團形成了跨國公司雛形。目前,萬向集團在全球10個國家建立了涵蓋汽車零部件制造、礦產資源開發、有色金屬貿易、遠洋捕撈、投資等多個領域的22家公司,從田野走向了世界。
在企業的國際化發展過程中,魯冠球還十分重視人才的國際化成長,依托萬向集團在國外的公司,實行員工“國內外輪崗工作制”,以流動空間的國際化,培養了一大批國際化的人才,帶領更多的萬向人從田野走向了世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