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東汽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獲悉,由中國企業自主設計研發的兩臺大型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設備當日在印尼成功投運。據了解,這是中國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首次出口國外的大型海水淡化設備,標志著中國的海水淡化研發已達到國際水平,也為東方電氣在國內推動大型熱法海水淡化設備,打破國外壟斷創造了條件。
據介紹,這兩臺由東汽眾和海水淡化工程有限公司自行設計研發制造的4500噸/日大型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設備,12日在印度尼西亞西爪哇島英德拉瑪尤(INDRAMAYU)電站經各項檢驗合格后成功投運。此次出口開創了中國大型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裝置進軍國際市場的先河,對提升中國海水淡化設備研制及安裝調試能力、推動海水淡化事業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業內人士介紹,作為水資源的開源增量技術,海水淡化已經成為解決全球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我國海水淡化技術經過40多年的研究已經趨于成熟,設備造價比國外同類設備降低至少30%,噸水成本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為大規模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日前,國家海洋局、科技部、教育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聯合發布了《國家“十二五”海洋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在海水綜合開發和利用方面,《綱要》明確提出,國家將建立示范工程,加快海水淡化的自主化和規?;l展。未來5年,沿海擬建海水淡化工程規模將達200萬立方米/日。“向海洋要淡水”已經形成方興未艾的產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