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空氣能熱水器在建筑節能領域里的使用已是越來越廣泛,其工程范圍主要是高層建筑的中央熱水系統,同時與去年相比,建筑采暖設備上的應用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在集中供暖領域與獨立供暖領域都有了明顯的增長。與此同時,熱泵廠商與房地產市場的聯系也愈加緊密,但值得強調的是,以往的建筑節能(單指熱泵在建筑熱水系統與采暖設備方面的節能)通常是在新建樓盤、小區的密集型人群中的作用,而在既有建筑領域里卻很少有大規模的改造。面對去年第一波經濟浪潮的襲擊,我國房地產事業明顯受到波及,從湖南、江西、福建、廣東的經銷商處得知,消費者購房意愿低,很多人都處于一種觀望狀態。由此我們不難發現,家用型熱泵熱水器和新建建筑有很大的關聯。因此,可以設想,熱泵如果能和既有建筑結合起來會不會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既有建筑節能面臨哪些困難
國家建設部下發了《關于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的實施意見》,要求“十一五”期間開展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大城市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面積要占既有建筑總面積的25%,中等城市完成15%,小城市完成10%,既有建筑的主體是住宅建筑。面對這一艱巨的任務,各級地方主管部門均反映有難度。其中最大的難度在于國家與地方兩級能夠為此提供的財政支持力度有限,而大部分既有住宅建筑住房多為中低收入者,不可能也不應該全部承擔改造費用。因此,對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一直沒有什么起色。
總的來說,我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事業存在兩大難點,一是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資金籌措,二是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存在誤區。
首先是資金問題。不言而喻,既有建筑的改造投入需要大量的資金,而這些龐大的資金數額不可能全都由國家來支付,國家只能給一定的補貼。同時,在既有建筑的住戶里面,如果利益分配不均,或者由于用戶生活水平的不同而產生改造投入的紛爭,將如何來處理這些細節的問題,不要小看了這些問題,我們對比其他行業看一下,一些地產商在拆遷過程中所引發的問題還少嗎?一切的癥結在于利益的分配,“不患寡而患不均”。
其次,除了資金,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這個項目由誰來承接呢?經銷商也好(主要是工程商方面,一般指中央空調的經銷商),設計院也好,房地產商也好,他們一般都只做成套的新建建筑的建設,那么既有建筑的改造該由誰來接手,誰有能力承擔,似乎還是一個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是廠家憑借實力的爭取,還是讓利給經銷商,與經銷商一起把市場做強做大,因為經銷商一般自身實力有限,還不能肩負“國之利器”的商業運作,而企業似乎只有家電巨頭才可以插上一句話,那么,八萬四千法門其實也只有一種——聯合!這不僅是企業的聯合,甚至各個企業的強勢經銷商都要共享,這種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第三,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障礙不僅僅是資金及技術,現階段面臨的困難是沒有一個能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程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并且沒有一個完備、標準的管理流程。如果說僅僅憑借熱泵經銷商或者廠家的“熱心”,顯然是不明智,那么就必須要得到政府方面的支持。在這個方面盡政府十分提倡,可是由誰來牽這個頭,又如何和政府方面掛鉤,這的確是一個非常之舉。這就迫切需要一個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并一個完備、標準的管理流程出臺。
最后,如果熱泵行業一旦接受對既有建筑節能的改造,如何來提供出有效的節能數據。主要是當前沒有一個可以估測的基數值,無法給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提供數據。有人說電表不就行嗎?不一定,每個家庭的電器設備千差萬別,在這一方面節約了,難保不會在另外的電器上面“補”回來,而且家庭日后添置了其他電器產品,你也能夠悉數知曉,所以說這是很難估計的。因此,我們想有沒有可能在既有建筑內安裝一個計量表呢?這會不會成為既有建筑系統節能改造的前提,或許能使這項事業持之以恒進行下去,那么熱泵行業必定取得一個十分長遠的發展。
建筑節能的前景
要知道,我國的建筑節能改造是一個十分龐大的市場。據建筑科學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以前的既有房屋建筑面積超過361.1億平方米,城市約為73.5億平方米,農村約為288.1億平方米。這些既有房屋建筑大多數是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其中能夠達到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不足2億平方米。由此可見,我們面臨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形勢十分嚴峻,但同時也說明蘊藏巨大的市場潛力,特別對熱泵熱水器行業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遇。據他們測算,單北方城市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每年所需投資的費用就需要320億元,若不進行節能改造每年則多耗標準煤5280萬噸,浪費158億元。截至2020年時,如果采取了有效節能措施,但就采暖這部分節省的能源就相當于我國煤碳總產量的10%。請注意,這僅僅是北方既有建筑采暖方面的改造,如果算上全國的熱水與采暖系統的話,其結果不啻恒河沙數。
用工程經濟的方法量化分析并以貨幣形式表達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所能創造的價值。分析告訴我們,如果進行了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能削減多少能源基礎設施投資、環境治理投資及建筑能源系統的運行成本?當然其結論因地區差異會有所不同,因此不僅國家要組織進行此類研究,各地都要組織進行基于本地情況的此類研究。研究目的在于為國家層面的財政支持提供有說服務的數據依據。相信研究數據會告訴國家相關部門,因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而削減的能源基礎設施與環境治理投資,會成為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所需投資的補充,為其提供適度的財政支持,不會過分擴大政府的財政總支出而加重財政負擔。
針對熱泵熱水器在熱水系統方面的應用。用于熱源設施的投資轉為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所需投資。據資料分析顯示,我國既有住宅建筑按現行標準進行節能改造后,其熱負荷能降低30w/㎡~50w/㎡。以熱電廠為例,每w供熱能力的投資約為1.2~1.5元,則省下的熱電廠投資能為節能改造支付36元/㎡~75元/㎡。這意味著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模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實現了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資金支持。
熱泵熱水器在采暖設備方面的應用(包含集中供暖與獨立供暖),主要包括湖南、江西、浙江以及長江以北地區,由于改造后大幅度提高了房間的熱舒適性,并在逐步實現計量供熱后,住戶能顯著降低采暖費用,因此只要宣傳解釋到位,終端消費者會愿意為節能改造承擔一部分費用。這里,我們假設住戶僅承擔約20%的改造費用(約60元/㎡),由于既有住宅建筑多為中小戶型,所以每戶此項花費約3000元左右。
公共建筑的具體類型多種多樣,同種類型采用中央熱水系統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同樣的中央熱水系統形式其設計理念亦多種多樣,相同類型、同樣的系統形式、同一種設計理念還有可能存在管理水平不一樣。盡管存在一定程度的規律性,但諸多的多樣性與不一樣決定了每一個具體公共建筑都有其自身的能耗構成特點,如同患同一種疾病的患者,其病因并非完全相同。
所以在節能改造方案確定前,必須進行“診斷”,分析能耗構成,找出影響能耗的各種因素并按權重排序,實現以“節能診斷”為前提的科學操作程序。如此才能使所選擇的節能改造方案“對癥下藥”,獲得最佳結果。我們所說的科學操作程序或實施步驟如下:診斷——系統實測(全面調查、數據采集),分析——負荷分析、系統模似、改造方案初定;方案——對初定方案咨詢、修改和形成實施性方案;實施——實施改造方案;評估——對改造后的節能效果進行評估。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