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12月18日消息,今日2011年電力企業高峰會在海口舉行。會上國家電網總經理劉振亞、南方電網董事長趙建國、中電投副總經理鄒正平等電力巨擘均表示,火電在建規模持續下降,將影響未來電力供應形勢,明后兩年電力缺口仍將很大,應警惕電荒成為常態。
明年全國新增裝機容量將創近年新低
雖然發改委近期上調了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并同時出臺了“限煤價”的政策,但這些利好政策并未釋盡電力企業的擔憂。在此次電力企業高峰會上,煤電問題仍被時時提及。
劉振亞表示,2003年以來,煤電運矛盾和缺電問題年年出現,并呈現范圍擴大、時間提前、程度加深的趨勢。今年24個省級電網負荷刷新紀錄,最大日用電量同比增長8.2%,全國因缺煤、煤質差等因素無常正常發電的火電機組一度高達3900萬千瓦。
趙建國認為,今年的電荒還是屬于能力發揮不出來的“軟缺電”,需要防止出現“硬缺電”,即因發電能力不足而造成的缺電現象。
中電聯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0月底,全國火電在建規模6418萬千瓦,比上年同期減少2122萬千瓦, 雖然水電、風電今年新增容量有所提高,但受火電新增規模大幅減小影響,預計2012年全國新增裝機容量將比2011年減少1000萬千瓦,是2006年以 來投產最少的一年。
劉振亞稱,預計明后兩年電力缺口仍將很大。
部分火電廠負債率高達200%
趙建國認為,我國資源稟賦的特點決定了煤炭是電力工業的主要一次能源,因此處理好電力發展和一次能源關系的重點在于電力與煤炭的關系。“煤炭是我們電力的大米飯。”
但在現行機制下,煤電頂牛現象屢屢上演,為解決煤電矛盾而出臺的“煤電聯動”政策落實困難。
劉振亞指出,煤炭價格上漲,使得電力行業利潤大量向其他行業轉移,而電價調整延后、不到位,導致電力行業整體發展滯后,經營風險日益加劇,將制約電力行業的發展。
據鄒正平介紹,一些火電廠負債率已經達到200%,成為五大發電集團面臨的重要問題。
在現金流日益緊張、負債率不斷攀升的形勢下,中電投選擇降低火電投資份額。2010年中電投用于火電的投資份額比2008年下降了26%,“十二五”期間火電投資占比將進一步下降到不足30%。
這不僅僅是中電投一家的選擇。今年1-10月份,全國火電新開工規模僅有1477萬千瓦,比上年同期減少1443萬千瓦,下降了一半左右。鄒正平表示,如果火電投資持續下降,電荒將卷土重來。
電價上調作用有限
11月底,國家發改委宣布上調銷售電價和上網電價,但這一上調被指僅是“杯水車薪。”
此前,大唐集團董事長劉順達在一個論壇上表示,電力行業連續三年虧損,并且是巨額虧損、深度虧損,虧損面達到70%。他稱,大唐自04年為消化煤價上漲的30%部分已經付出了600億的代價,發改委雖然在近日上調了電價,但是這對中國電力行業來說已是“杯水車薪、積重難返”。
據中電聯測算,按照新的煤電上網電價,火電行業可在12月份減虧90億元左右,但仍然無法扭轉部分地區、部分發電企業全年虧損的問題。
劉振亞表示,電價直接關系企業的發展能力,國家上調上網電價,緩解了發電企業的經營困難,但總體來看科學電價體制尚未建立。我國電價水平總體偏低,沒有真正反映電的價值;電價結構不合理,存在各種交叉補貼。
劉振亞認為,健全電價機制,應盡快完善一次能源價格、上網電價、銷售電價之間的聯動機制,反映能源供應的合理成本、供求關系和資源狀況,引導電力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進電力行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