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7月7日訊 “超過190家的中國企業和115家意大利企業進行了洽談。根據我們的計算兩國企業家已經進行了900多場B2B會議。投資貿易洽談會從早上8點就開始了。”
羅馬時間7月6日下午1點40分,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ICE)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及中國區總協調官賴世平(Antonino Laspina) 興奮地向記者介紹投資貿易會現場的情景。
7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開始對意大利進行國事訪問。與此同時中國企業組成的赴意代表團正積極地在意大利尋找貿易和投資機會。
意大利駐華大使館向記者表示,這次中國赴意企業代表團主要由機械、化工、紡織及高新技術領域的企業組成。私營企業占代表團主體。據賴世平透露,代表團成員名單包括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
“現在我還沒有辦法告訴你具體簽署的投資貿易項目,因為現在只是一個B2B的見面會議,而且下午還有兩國企業家們還會進行更長時間的交流。” 賴世平告訴記者。
意大利駐華大使館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出于對中國企業的隱私保護,不便透露具體代表團成員名單。
意邀中企投資新能源
“中國面臨著環境領域的挑戰,因此意大利可以幫助中國應對挑戰,改善環境。另外 。作為像中國這樣迅速增長,實力雄厚的國家,新能源也是重中之重。這是中意企業可以緊密合作的領域。”意大利駐華大使館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的時候表示。
據新華社報道, 意大利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在胡錦濤訪意前夕接受駐意中國媒體的聯合書面采訪時,表示隨胡錦濤主席訪問意大利的中國企業家代表團,不但將進一步擴大意大利出口和雙邊貿易發展,還將為環境、能源等戰略領域開辟新投資渠道。
“對于有意向投資意大利新能源領域的中國企業來說,選擇太陽能可能比風能更有利。” 中意環保合作項目經理Maria Pia Ancora向本報記者指出,“在意大利風能領域的發展已經十分成熟。意大利政府對太陽能行業有一系列補貼和激勵措施,中國企業可以從中得益。”
中意環保合作計劃由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與意大利環境與領土部于2000年聯合發起。該合作計劃包括可持續交通、可持續農業及可再生能源等領域。
傳統領域中國民企出手
和新能源等新興領域相比,在紡織、鞋業等傳統領域,意大利對中國制造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
就在胡錦濤訪意幾天前,一批溫州民企剛剛在意大利抱團出手,這被業界普遍視為一個重要的信號。
今年6月底,溫州鞋革行業協會組織了包括巨一鞋業、吉爾達鞋業在內的一批大型溫州企業,專程赴意大利考察洽談,先后考察了50家意大利知名品牌。這批溫州企業在當地受到了高規格的接待,所到之處備受關注。
“我們這次和許多意大利知名品牌達成了收購意向。”剛從意大利歸來的溫州鞋革行業協會秘書長謝榕芳說,此行給溫州企業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許多意大利企業都是百年老店,這種品牌的歷史積淀,正是中國企業所急缺的。中國工廠在多年的代工過程中,在制造環節形成了明顯的比較優勢,雙方剛好可在這些方面形成互補。
近期,從法國方面傳來中國企業將并購皮爾卡丹部分業務的消息。然而更多的中國企業傾向于前往鞋革、服裝品牌資源更加豐富的意大利尋找適合收購的品牌。據謝榕芳透露,今年7月,這些意大利品牌也會應邀到中國考察,到時將會達成合作關系。 汪 洋 周馨怡 曾航 李默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