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浙江省環保公共科技創新服務平臺近日正式啟動,浙江省環保廳廳長徐震要求,這個平臺要為全省污染防治和節能減排提供有力支撐。
這個平臺由浙江省環保廳牽頭,浙江省環科院、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3家單位共同參與建設,主要包括核心層、緊密層和服務層。其中,核心層為上述3家共建單位;緊密層包括國內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及各相關行業的骨干企業共18家理事單位;服務層為更廣泛的環保企業、污染治理企業以及相關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基層環保管理部門。
目前,平臺下設水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服務、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置服務、大氣污染控制服務3個子平臺,分別由浙江省環科院、浙江大學和浙江工業大學負責牽頭建設。平臺領導小組組長、省環保廳副廳長史濟錫表示,平臺運行機制首先是開放共享機制。平臺儀器設備相對集中,統一管理,優先提供平臺相關單位共享使用。同時,為推進儀器設備的高效利用,更好地做好技術服務,也向整個社會開放。二是公益收費制度。平臺提供的技術服務實行公益性收費制度,采取優惠和有償使用辦法,對核心層、緊密層及服務層單位采用差別收費的方式,既能充分利用資源,降低社會技術創新成本,又能確保平臺持續穩定發展。三是競爭性考核機制。根據《浙江省環保公共科技創新服務平臺考核辦法》,每年按照預定目標主要對核心共建單位的建設進度、服務創新指標等方面進行考核,優勝劣汰,滾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