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測或還會出現霧霾天氣 減少污染源是根本之道
發布時間:2013年1月17日 來源:科技日報
在今天中國科協組織召開的“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上,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庚辰說,預計北京能達到空氣環境新標準還需10年以上。北京很可能在最近一段時....
在今天中國科協組織召開的“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上,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庚辰說,預計北京能達到空氣環境新標準還需10年以上。北京很可能在最近一段時間,或將來還會出現霧霾天氣。
王庚辰說,最近出現如此嚴重霧霾,最根本原因是污染排放的增加;其次是大氣自凈能力衰減。原本污染物排放到大氣后,在一定限度內,大氣可通過本身的物理、化學反應,把污染物稀釋和消化掉,使大氣質量達標。“北京三面環山,每年有1/3時間,氣象條件非常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也就是說,在1/3的氣象條件下,北京非常容易形成重污染天。”
據研究,在北京市大氣污染物的來源中,汽車尾氣約占總污染物的20%,工業排放污染物約占17%,工地施工揚塵排放污染近20%;除北京市本身排放外,外來的污染物約為20%。
中國氣象科學院大氣成分研究所所長孫俊英說,北京細顆粒物污染中,有機物約占40%,硫酸鹽、硝酸鹽分別為17%、14%左右。盡管每年大氣的污染物比例和污染來源都在變化,“但在北京冬季,硫酸鹽主要來自燃煤和一些工業源排放,供暖排放比例較大;硝酸鹽主要源自機動車尾氣排放”。
是否能通過人工降雨、消霧或刮大風來消除污染?對于該提議,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笑言“既不經濟也不現實”。他表示,根據目前科技水平,人工降雨消霧都只能在局部的很小范圍內進行,并且時間短暫,效果也不明顯。“況且,動輒數千萬的花費也難以承受。”
“減少污染源,削減大氣污染物是解決霧霾的根本之道。”王庚辰說。
北京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李洪說,據《關于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在重點排減企業中,目前北京共有58家企業實現了停產,完全切斷了污染源;41家企業通過降低生產負荷,減少污染供需,實現30%以上的污染減排;強聯水泥、平谷水泥二廠等均實現全部停產,水泥行業也實現了30%以上的減排任務。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