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下午,在電力部門工作人員指導下,居住在河北省保定市史莊街的市民張俊凱將電閘推合,其住宅上太陽能電池板發出的電力順利并入華北電網,這標志著河北省首個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并網成功。
據了解,由中國著名光伏企業英利集團設計安裝的該項目總裝機量為19千瓦,72塊太陽能電池板分散安裝在張俊凱家兩側小樓的屋頂和西面山墻,約120平米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每天可發電60多度,其一家六口每天用電約10度,余電全部輸送給國家電網,由當地供電公司按照一定的價格收購。
據測算,該套住宅式光伏發電系統年將發電21728度,可節約標準煤8.69噸,減排22.6噸二氧化碳。
業主張俊凱說,此次共投入18.5萬元人民幣,預計10年內即可收回成本,而太陽能電池板的使用壽命可達25至30年。“持續的霧霾天氣使大家深受其害,安裝這套系統就是想用實際行動為環保事業發展盡一份力量,已經有不少朋友鄰居來咨詢了。”
當日15時35分,中新社記者在現場看到,張俊凱家與國家電網接入的雙向電表上顯示,太陽能電池在20分鐘內已產生了2.3度電。
國家電網保定供電公司市場及大客戶服務部主任蘇琨表示,此次在河北省內首次嘗試家用光伏發電項目并網,對節約傳統能源、保護環境啟到了積極示范作用。
分布式光伏發電指發電功率在幾千瓦至數百兆瓦的小型模塊化、分散式、布置在用戶附近的高效、可靠的發電單元,是一種新型的自發的綠色電力。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