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減少碳排放不僅僅是單個國家的任務,而是全球共同努力的,節能減排同樣在發展中國家也是必須要進行的。
電腦和其他電子及電器產品等等這些電子垃圾的處置逐漸成為日益嚴重的全球性問題。到2011年底,世界扔掉電氣設備約41.5百萬噸,而到2016年預計將上升至93.5百萬噸。值得關注的是因為傾倒的電子消費品基本上都是有毒廢物。老式的電視機和CRT顯示器含有鉛和五氯化磷,印刷電路板含有砷,鎘,汞和溴化物,和冰箱含氯氟烴。埋在垃圾填埋場,打破不當或燒毀,導致這些毒素暴露在空氣中或浸出進入土壤和水表,這已經引起了醫療保障危機。
但電子垃圾還是含有少量的高品質的銅,金,銀和鈀等貴重金屬。這意味著,盡管在西方國家是被處置的垃圾,電子垃圾處理行業也是優質原料的重要來源,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在歐盟,廢棄電子電氣設備(WEEE)規定的電子垃圾應如何對待和處理,也制約了它的出口。設備只能在本國回收利用,而未經許可不能輸往非經合組織(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回收及循環利用。他們必須進行測試,以表明他們是完好的功能和包裝,使他們運輸中免遭損壞,否則將被視為廢物。然而,仍有相當大的部分是非法出口到非洲和亞洲。

數百萬噸的電子廢物最終在非洲和亞洲,有合法的和非法的。
在拉各斯,尼日利亞的二手市場,由于豐富的維修,幾乎沒有考慮過這些設備是否經過檢測或未經過檢測的。但未經檢測的電子設備運到這里歸類為電子廢棄物,因此在拉各斯是非法的。這些極有可能隱藏在工作貨物的容器中或藏在汽車內,或不實地描述為私人物品被輸往其他地方的。在許多發展中國家,電子垃圾由于沒有采取與發達國家的同一標準,因此處置的效果不佳,導致釋放有害化學物質,危害人類和環境。
不過,通過努力打擊國際電子廢物貿易,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據估計,在2005年進口到拉各斯的電器和電子產品中有75%是電子垃圾。而在2009年統計的發貨量下降了12.5%。至2011年拉各斯進口的70%的二手電子產品中只有15%是不可修的。這些數字雖然只是估計值卻呈現明顯下降趨勢,這些歸功于世界各國的監管機構的共同努力。
這種穩步下降顯示各國控制電子廢物裝運到非洲,如“巴塞爾公約”對危險廢物的成功頒布,“巴馬科公約”簽署標志著許多非洲國家都設定了越境運輸廢物法規。巴塞爾公約僅僅只是一個設立禁止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傾銷”他們的垃圾國際公約,但是許多非洲國家認為,這是不夠的,所以巴馬科公約的建立是為了進一步保護非洲國家。這是很難確定如何有效的立法,很多非洲國家已經逐漸地意識到電子廢物的進口引發相當多問題,因此,肯尼亞和尼日利亞已經通過自己的電子廢物的法規要求進口商注冊更嚴格的審查。
研究往往忽視了相關的重大問題,合法出口的電子垃圾已達到其使用壽命。無論是進口的或國產,數量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據估計,到2030年,相比西方國家每年丟棄200-300百萬臺電腦,發展中國家每年則將丟棄大約400-700百萬老式的電腦。
以信息技術為所有的訪問是非洲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關鍵,而該地區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有關教育和可持續發展。在一些非洲國家80-90%的人不能購買新的電子設備,而一個質量好的二手貨則只需要三分之一的價格就能買到。因此,從英國和其他國家銷往發展中國家的二手電子設備,對發展中國家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能力有顯著影響。問題不在于設備的原產地,而在于發展中國家缺乏對電子廢棄物的控制,收集和回收利用的基礎設施。
由戴爾,惠普,諾基亞,飛利浦等企業聯合成立了一個非洲聯盟合作,為電子廢物和再生設備的建立解決方案,提供有效的方法。該聯盟一直在與政府,監管機構和其他組織共同協助,建立可行的的法規,方針和基礎設施,及資源回收的措施。今年下半年,東非兼容的回收將成立一個完整的規模的電子垃圾回收廠,并在肯尼亞內羅畢推出,提供了一種可用于整個非洲模型。它將提供一個可持續的方式處理電子垃圾,不論其來源的回收有價值的材料,創造就業機會,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