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世界自然基金會(下稱WWF)11日表示,到2020年清潔能源技術業將成長為規模在1.6萬億歐元(合2.4萬億美元)的產業。
清潔能源產業包括風能基礎設施、絕熱、太陽能電池板和生物乙醇處理生產等。WWF表示,07年該產業創收6,300億歐元,已超當年全球制藥業收入。
WWF全球氣候行動負責人卡斯滕森(Kim Carstensen)表示:“這是清潔經濟在目前京都議定書支持清潔能源發展相關國際框架僅部分建立、各國對綠色經濟支持拼湊不齊、化石燃料使用仍獲巨額補貼等不利情況下取得的增長。設想一下,若哥本哈根會議達成氣候協議且各國建立協議達成機制,那么清潔能源將成為資金熱點而這正是能源安全的發展方向。”
據WWF 08年數據顯示,目前德國、美國、日本在清潔能源銷售中占領先地位。中國按絕對銷售計算位列第四,不過未來幾年該國有望“迅速擴大份額”。
若按銷售對GDP比率衡量,丹麥、巴西和德國名列榜首。這三個國家各具特色,丹麥在風能和絕緣產品方面居領先地位,巴西擁有大規模生物乙醇產業,德國則專攻風能和太陽能產品。
WWF荷蘭分部氣候計劃負責人波爾斯(Donald Pols)表示 (0)(0)評論此篇文章其它評論發起話題相關資訊財訊論壇請輸入驗證碼:“很明顯,就國家角度而言,投資清潔能源大有收益且無損失。受制于游說勢力來維持正在衰退且產生污染的化石燃料業并因此放棄這些機遇,這種做法在迎合既得利益的同時卻有損國家利益。”
約194個國家出席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這些國家希望達成承諾遏制二氧化碳排放相關協議。
過去250年間,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因煤、石油和天然氣無節制使用而上升。
設想中的哥本哈根大會協議將為貧困國提供數百億美元資金來為它們提供新型及清潔技術并增強它們對氣候變化影響的防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