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2月發改委組織申報2016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備選項目,提出城鎮污水處理項目申報范圍:1、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項目。重點是已建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項目;鼓勵為實現雨...
-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7-2021年中國環境監測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環保儀器儀表的主要需求如下:一、環境監測:目前全國環保系統及各部門、行業、企業已建監測站4000多個,從業人員6萬多...
-
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生活垃圾產量已達到1.79億噸,僅次于美國的2.28億噸。在過去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始終 高于無害化處理量,大量城市生活垃圾未經處理直接堆放,雖然垃圾堆放量已經開始逐年遞減,20...
-
近10年時間,中國光伏發電的成本下降非常明顯,組件價格從每瓦50元以上降低到每瓦4元以下,系統價格從每瓦60元降低到每瓦7元,降幅都在85%以上。在設備價格下降的帶動下,光伏電價也下降了76%,光伏發...
-
2014年,我國塑料加工業仍位于合理區間運行,穩步增長。據估算,我國2014年塑料回收再生利用量達到2825.43萬噸,其中廢塑料回收利用量約為2000萬噸。隨著環保法實施,塑料行業轉型升級,企業需要...
-
據CSPPLAZA研究中心此前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球已建成光熱發電總裝機約為4940.1MWe,加上于今年2月5日宣布投運的南非首個塔式光熱電站KhiSolarOne電站(裝機50MW)和于今年...
-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壓力下,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正逐步向清潔化轉型。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風生水起,新能源微電網也迎來了黃金發展期。日前,在2016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
-
Navigant Research(美國,科羅拉多州,Boulder)近期報告對全球住宅分布式能源資源(RDER)市場進行分析,并預測2025年全球市場關鍵技術的電力容量和收入。到2025年,RDER...
-
節能環保產業潛力巨大,近些年國家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這讓環保行業在眾多國民經濟產業中,成為一片有待開發的藍海。不過,環境保護的責任需要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和公眾等社會各方共同分擔,才能實現...
-
近期,我國固廢處理領域相關政策連續出臺,固廢領域出現了諸多新趨勢。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社會各界對生活環境改善需求的提高,不少專家稱我國固廢處理處置產業將出現跳躍式的發展。垃圾焚燒競爭加劇、污泥...
-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護人類生存環境、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
-
一、優勢(1)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長期性和增長性人們在城市中生產生活,每天都在制造和產生垃圾,只要人們產生垃圾,垃圾處理就長期存在。城市還處在發展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產生的垃圾量還處在增長期...
-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謂海水淡化?,F在所用的海水...
-
作為“污水”的孿生兄弟,“污泥”市場開始逐漸升溫。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分析報告(2016版)》顯示,目前全國產生的含水率 80%的污泥104301.4噸/天,妥善處理處置率僅在31%-...
-
近年來隨著企業在土壤修復技術上投入力度加大,政策扶持預期加強,我國土壤修復行業去得了較快發展,市場規模與從業企業數量雙增。2015年全國土壤修復合同簽約額達到21.28億,同比增長67%,從業企業數量...
-
前十年電力裝備主要成就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尤其是近10年來,我國電力裝備制造業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形成了門類齊全、規模較大、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產業體系。(一)電力裝備產量穩居世界首位自200...
-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HS預測,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的太陽能光伏裝機量預計急速下降,下降幅度達80%。這將引發全球太陽能需求放緩,從而導致全球太陽能光伏組件供過于求,尤其是太陽能電池組件。IHS的分析顯...
-
據我國再生塑料顆粒行業發展分析,前幾年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發展步伐加快,建筑行業作為推動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呈現良好的態勢?,F對2016年我國再生塑料顆粒行業發展趨勢分析。不過,最近兩年,建筑行業增速放緩...
-
環保產業截至2015年底,環保產業產值達到4.5萬億元連續兩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國一大支柱產業。 “十一五”以來,環保產業年均增速超過15%,進入了...
-
受政策影響,電動市政環衛車將成為今后幾年的發展趨勢。目前,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環境尚未成熟,國內新能源汽車推廣還主要是公共領域。因此,繼北京、上海等城市要求環衛車政府采購額度達到一定比例之后,國內其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