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生態牌,還是正式祭出。
最近,上海市發改委公布了《崇明生態島建設綱要(2010-2020年)》(下稱“綱要”),對崇明的下一步戰略性發展,作出全面部署。而去年的11月24日,上海市長韓正在崇明調研時指出,崇明生態島建設要廣泛征求民意。
崇明生態島建設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人1月5日告訴本報,崇明將建立一個專門的有300個左右的項目庫,用來對接財政專項資金。
上海社會科學院部門經濟所所長楊建文表示,崇明將成為上海新的經濟增長點,是上海連接長三角和沿海大通道北翼的紐帶。而如何協調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將是生態島建設面臨的難題。
上述負責人則表示,崇明生態島的建設是以保護生態和環境建設為主,同時發展適合的產業,在綱要向社會公布前,上海市人大、政協的人士也曾提出綱要的內容偏重保護,發展規劃偏少的疑問,對此,崇明的相關部門也對其作出了解釋。
“世界級生態島”
在去年的11月,由華東師范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院院長曾剛領銜的課題組已經完成了《崇明生態島建設指標體系研究》。該研究涉及5個領域、15個主題、24個核心指標,通過借鑒國內外建設生態區域的經驗,將崇明定位為“世界級生態島”。
崇明生態島建設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人透露,《崇明生態島建設指標體系研究》是由市科委和環保局負責,在此基礎上,上海市發改委具體負責,上海市發改委委托上海市投資咨詢公司編制了《崇明生態島建設綱要(2010-2020年)》。
綱要提出,生態島建設將從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循環經濟和廢棄物綜合利用、能源利用和節能減排、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建設、生態型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六個領域來行動,并明確制定了2010-2012年各領域的工作目標。
根據綱要,在強化生態保障方面,注重自然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和循環經濟;在加強環境保護方面,注重水、大氣、噪聲、固體廢棄物及環境綜合治理,促進節能減排。在改善民生質量方面,注重完善以人為本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在提升管理水平方面,注重公眾參與和社會評價。
設立專項資金
而對于產業發展,綱要中也明確了崇明產業發展的重點。
綱要中提出,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和綠色農業基地建設;推進清潔生產和高科技環保型生態工業體系建設;構筑現代服務業體系,調整經濟結構。
而按照2005年完成的《崇明三島總體規劃(2005-2020)》,崇明產業發展的重點為旅游度假和戶外運動產業、現代觀光農業、現代辦公服務業、海洋裝備及清潔型工業等四大產業。
在政策保障方面,將實行人口綜合調控,完善土地控制政策;制定產業準入政策,建立綠色消費模式;拓寬建設資金渠道,完善生態島建設的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公眾參與和監督等。
上述負責人表示,綱要中提出的三年行動計劃,即圍繞這六大領域來行動。他表示,目前的綱要還只是一個總體的規劃,具體要靠一個個項目來落實,他舉例,像農村的污水改造,由于崇明人口密度較小,現有的生活污水是直接排放到河道,而目前崇明要開展廁所的改造,安裝凈化池,將污水集中處理,這些都是要靠項目來落實。
資金的來源成為重中之重,而缺少資金的支持,這些項目將難以完成。
綱要中提出,“統籌平衡市級層面對崇明生態島的政策資金支持,在深化生態補償機制的基礎上,探索設立崇明生態島建設的專項資金,形成穩定的財政支持機制,重點支持生態保護、環境建設項目和工作措施。”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