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能源作為國家戰略的一部分在推進,國內也正在掀起一陣發展新能源車的熱潮。
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蘇輝昨日向《證券日報》表示:“雖然新能源汽車受到推崇,但是市場上的新能源車型卻不多。我能看到做的比較好的就是北汽福田的混合動力公交車,雖然它的一款新能源商用車做的也不錯,但是價位較高,再就是比亞迪了。目前國家的新能源車發展需要政府持續提供支持,技術已經達標,但同時還應該在服務網絡上多做文章。”
可以看到一些車企在新能源車領域取得了成績,但是挑戰與成績并存。
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目前,世界各國的新能源車都處在起跑線上,所以業內專家都在呼吁政府給予持續的政策支持。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到2010年,全球主要汽車市場將形成以混合動力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高潮,未來十至二十年,是全球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形成的關鍵時期。
新能源汽車可分為混合動力車、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三種。目前,國內車企紛紛押寶新能源車,政府也在加大力度扶植新能源車的發展。2009年3月通過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電動汽車產銷形成規模。改造現有生產能力,形成50萬輛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型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產能,新能源汽車銷量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5%左右。主要乘用車生產企業應具有通過認證的新能源汽車產品。
目前國家在推動純電動汽車、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產業化,提倡掌握新能源汽車的專用發動機和動力模塊(電機、電池及管理系統等)的優化設計技術、規模生產工藝和成本控制技術,建立動力模塊生產體系,形成10億安時(Ah)車用高性能單體動力電池生產能力,發展普通型混合動力汽車和新燃料汽車專用部件。
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管理規則》對在國內制造、銷售新能源汽車的準入企業設立嚴格規定。《規則》中要求企業至少掌握新能源汽車車載能源系統、驅動系統及控制系統三者之一核心技術的規定最為嚴格。國內車企在發展新能源方面仍有很大努力空間。
最大優勢:保護環境
日常維護成本低
目前,石油的40%至50%用于汽車;全球20%至30%的二氧化碳排放來源于汽車;氮氧化物、可吸入顆粒物等城市主要污染源許多來自汽車。
在環境保護成為全球問題的現在,低污染的新能源車得到了政府的推廣,不僅在全國范圍內尋找新能源汽車推廣城市,并且可以對一些新能源車給予政府補貼,據記者了解,新能源車購車補貼最高可達5萬元。
事實上,家庭在使用新能源車時也能夠得到實惠,新能源車也在向低日常維護成本靠攏。
以比亞迪F3DM雙模電動車為例,這款車的市場售價為15萬元左右。在純電動狀態下百公里耗電為16度,電費按0.6元/kwh計算,其行駛100公里的花費約為9.6元人民幣。發動機在任意工況下的最低燃油消耗率不足250g/kwh。
而普通汽車百公里耗油在5升以上,北京93#汽油的價格為6.66元,百公里花費在35元左右。
如果每天用車不超過100公里,這意味使用新能源汽車將遠離油價高企的困擾。因為用電的成本僅為使用燃油的1/4,對消費者來說,這無疑是一種絕對經濟的選擇。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