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大力開發低碳技術,推廣高效節能技術,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強智能電網建設。這是智能電網建設問題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表明智能電網建設規劃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開始上升為國家戰略。對揚州而言,已在去年搶先一步,進行了總投資25億元、總面積6000畝的智能電網產業園區的規劃,在智能電網領域,揚州如何搶搭“頭班車”?
智能電網,被稱為“愿景電網”。智能電網產業,是世界研究熱點和推動經濟復蘇的新技術,被許多地區和企業視為“后金融危機時代”的新增長引擎。
當前,在各地競相發展這一世界最前沿的新能源產業的賽跑中,揚州已快人一拍、搶抓了先機,但如何選準切入點和突破口,從而打造出一個全新的支柱產業?本報記者昨在京特別約請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國網電力科學院名譽院長薛禹勝,全國人大代表、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蔣宏坤,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電力公司總經理費圣英,聚焦智能電網產業話題。
揚州智能電網規劃領先
在江蘇代表團駐地京西賓館,薛禹勝院士對這一話題開門見山:智能電網這一結合中國特色的提法,已浮出水面,最早這一概念由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以解決接收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信號、信息系統改善用電的效率。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這項工作被上升到了國家戰略。
后金融危機時代,智能電網已成為世界研究熱點和推動經濟復蘇的新技術。薛院士認為,“智能電網建設將為大規模開發和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提供堅強支撐,因為智能電網具有安全水平高、適應能力強等優勢,能夠適應風能、太陽能發電等各類間歇性、隨機性能源接入和消納的需要。”
“新能源產業主導著未來世界經濟格局。作為世界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最前沿課題,智能電網正成為世界各國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全國人大代表、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蔣宏坤表示,太陽能光伏、風電、水力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智能電網的呼聲最為強烈。全國許多城市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一些地方已開始謀劃智能電網產業發展,以期搶乘智能電網建設的“頭班車”。
當薛院士得知去年揚州即規劃了計劃總投資25億元、總面積6000畝的智能電網產業園區時感慨不已,“沒想到,揚州如此重視和謀劃智能電網產業的發展,趕上了智能電網產業發展‘頭班車’”。薛院士介紹,目前國網公司剛剛在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作好規劃,準備打造一個1000畝地的智能電網基地,作為國網公司的研發、試驗校核和驗證的中心。
蔣宏坤指出,根據研究分析,在江蘇,發展包括智能發電、輸變電、配電、用電、調度自動化、通信等各環節的智能電網,將能夠高效滿足江蘇2015年9200萬千瓦電力需求,同時,能夠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省委、省政府確定的3000億元智能電網產業總產值目標。
“四網融合”關鍵要
打破體制障礙
在智能電網框架下,“三網融合”僅是一個開端。薛禹勝院士認為,從目前的技術上,電信網、計算機網、有線電視網和電力網“四網融合”,在智能電網的技術基礎上,未來完全可實現。
當前的“三網融合”,是指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三大網絡實現融合,成為一個網絡,從而實現跨產業、跨平臺的發展。而實際上,除了電信網、有線電視網和計算機網之外,電力網也將成為產業融合的一股重要力量。薛院士認為,在智能電網的網絡系統內,“四網融合”在技術上完全可行。
“推進四網融合,關鍵是體制障礙要打破。”薛院士認為,“四網融合”是一個技術層次的問題,但是它最主要的還是體制的問題。從目前來看,三網合一已經碰到體制上的問題了,推廣有一定難度,關鍵是觸及了各方利益的分配這個底線。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電力公司總經理費圣英告訴記者,國網公司已進行了相關智能電網發展規劃,電力線上網是最引人注目的內容之一。據介紹,目前只有部分家庭擁有電話和寬帶,但所有家庭都用電,電力線上網比其他各種上網方式都擁有更多接入用戶。至于技術成熟度,技術上問題不大。實際上,電力線上網早在5年前技術就已經基本成熟。費圣英表示,如果多網合一,主要是在配電網中加一根光纖,即可實現。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