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低能耗”科技節能住宅中存在的用材不匹配、工藝不過關、監管缺乏統一規范和標準的三大行業難題。本周,記者帶著上述問題又實地探訪了南京已建和在建的此類代表項目,發現地源熱泵輻射空調系統和置換新風系統是各項目普遍采用的技術,也是這類項目區別與普通住宅節能,實現“低能耗”的核心技術。那么,這種系統讓房子“恒溫恒濕”的秘密是什么呢?
[實地探訪]
科技節能住宅“新”在哪里?
8月18日,南京城開御園正式拿到了由德國能源認證機構DEKRA頒發的能源證書。據悉,這是中國目前第一張住宅類德國能源證書,也標志著江蘇在“低能耗”的節能住宅開發方面又推進了一步。 授牌儀式上,來自德國的技術專家證實了記者上期調查報道中提出的三個擔憂:“節能不應該只是多項成熟高科技的集成,節能理念應從建筑設計的方案開始,并考慮到具體施工工藝的協調工作,甚至涉及到建筑材料選擇。為了使低能耗設計不與建筑及工程設計產生沖突,要求設計師和工程師靈活設計,包括采用非常規建筑材料和建筑外形,以及額外的制冷制熱設備。”
為了弄清楚南京市場上的這批科技節能住宅與普通住宅的區別,記者專門實地探訪了城開御園等項目。城開集團技術研發部相關人士介紹說,御園由德國譽德工程(控股)集團按照75%的節能標準全程設計,引入地源熱泵系統、毛細管頂棚輻射系統、置換式新風系統、建筑節能外圍護體系、生活熱水系統、智能外遮陽、太陽能利用、直飲水、同層排水等九項建筑科技。
“從朗詩國際街區、鋒尚國際公寓等先行項目看,地源熱泵采暖制冷系統普遍被采用,也是我們這類產品的核心技術。”該技術人員透露,“低能耗”住宅相比較普通住宅的節能設計,新就新在地源熱泵系統、毛細管頂棚輻射系統、置換式新風系統這三個系統的綜合運用,諸如建筑節能外圍護體、智能化操控等技術在非“低能耗”的高檔公寓中也多有運用。
[技術揭秘]
毛細管系統是一種新型空調
前段時間,南京當地一家科技住宅頂棚脫落就牽出了大家對于這種毛細管系統的關注。業內一位資深工程師介紹說,這種毛細管地源熱泵系統其實可以看作是一種新型的建筑空調,其所用的土壤源熱泵相當于普通空調的主機,而毛細管吊頂輻射系統好比是空調的末端機。其工作原理就是,通過地源熱泵,利用淺層土壤地熱能,加熱或冷卻系統內的水,然后通過密布在室內頂棚上的毛細管網輻射實現熱交換,達到室內溫度的變化。
據了解,這種毛細管輻射系統由外徑為3.5-5.0mm(壁厚0.9mm左右)的毛細管和外徑20mm(壁厚2mm或2.3mm)的供回水主干管構成管網。系統一般由熱交換器+帶循環泵的分配站+溫控調節系統+毛細管網組成,配套除濕系統等,也就是說開發商所提到的地源熱泵、毛細管網、置換新風其實應該是一個配套的系統。
在城開御園項目部,記者也見到了這種所謂的“毛細管”,藍色塑料制品,由不同口徑的管道連接而成。技術人員介紹說,這種規格的毛細管是專門安裝在頂棚的,接口處可以熔接,保證整個毛細管網的貫通和密封。該系統的特點有:1、節約能源,能量來自淺層土,制冷和取暖效率更高,性能更穩定;2、主要以輻射方式進行采暖、降溫,增強了人體舒適感;3、全部隱藏安裝,房間布置更靈活、美觀,節省空間。
另據介紹,除了毛細管輻射外,冷媒的形式還有混凝土輻射和金屬吊頂輻射兩種,常用于現在的商業體、辦公樓、公共建筑中。
[常見問題]
冷輻射表面凝霜和墻面開裂
“任何科學技術運用到生活中都是有風險的,毛細管輻射技術應用到住宅中也一樣。”上海一家建筑節能材料供應商介紹說,目前來看,冷輻射表面凝霜和墻體表面開裂是現在一些運用了該系統的項目中比較常見的問題。
他解釋說,從物理原理上講,這種地源熱泵采暖制冷系統比較適合在南京這種冬冷夏熱的地區運用,但在夏季的時候,防止冷輻射表面凝霜仍是采用這一技術中必須要留意的問題。一般來講,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實現:(1)采用高溫冷源。供水溫度保證冷輻射表面在室溫設計溫度以下滿足制冷要求。(2)利用新風除濕。新風系統往往是高檔建筑必備的,可以利用新風控制室內始終低于冷輻射表面的溫度。
據已交付的一些“低能耗”節能住宅的實際使用情況看,不少業主反映室內墻面出現了多處細微裂縫。上述專家表示,這是毛細管網與裝飾面層結合時,所用材料和施工中不規范的后遺癥,建議采用柔性聚合物砂漿和兩道玻纖網。
此外,城開集團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由于毛細管安裝中是通過將許多接口熱熔焊接到一起的,如果處理不好可能出現滲水。為此,安裝好之后,需要開發商、監理公司、施工建設單位、設備生產廠家、安裝單位一起,成立接管驗收專案組,進行定時的壓力測試,確保管網的完好。
[專家提醒]
這類住宅夏季盡量不要開窗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新風置換系統是與土壤源熱泵制冷取暖系統一起營造“恒溫、恒濕、恒氧”的室內居住環境的關鍵一部分。專家介紹說,有了這種系統,理論上業主是不需要開窗通氣的,因為該系統本身就是一邊從外面抽取新鮮空氣,經過過濾處理輸入室內,一邊將室內舊氣排到室外,形成一個循環。
但是,有些業主還是習慣于開窗通自然風,這本身可能也是破壞毛細管輻射空調系統的一個方面。尤其是在夏季,室內外溫度可能相差十幾度,開窗后,室外濕熱空氣遇到冰冷的墻體和頂棚,極易形成結露,形成冷凝水。就這點而言,毛細管頂棚輻射比混凝土輻射所受的影響要小,因為混凝土輻射的原理是先由管道水流將混凝土制冷或制熱,然后再通過混凝土輻射至室內,本身冷熱變化較慢,更容易受外界突然進入的氣流的影響,形成結露。
因此,專家建議,居住在這類住宅中的業主在夏天的時候盡量不要開窗,以免在隱蔽的地方形成結露,而又沒有及時發現,侵蝕裝修面。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