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旅游將成旅游城市建設方向
低碳旅游城市是低碳城市建設、低碳經濟發展和旅游業低碳化發展的有機融合體,是未來旅游城市建設發展的方向。長期以來,一些地方在旅游資源管理上存在著條塊分割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當地旅游業發展。隨著各地對發展旅游業的重視,近些年來,加大區域間資源整合力度、做大做強旅游產業的呼聲漸高。
“旅游大省四川和云南率先通過區域間的資源整合,使彼此旅游業獲得長足發展,特別是在統一營銷平臺和管理上的經驗,值得其他省份借鑒。”中國旅游研究院副院長石培華說,隨著《意見》出臺,各地將陸續頒布促進本地區旅游發展的具體政策和中長期規劃,在這個大背景下,今年旅游資源整合的趨勢將進一步得到強化。
旅游業覆蓋面廣、產業鏈長,涉及的部門和利益主體較多,而旅游業節能減排工作又貫穿于產業體系的各個環節。因此,低碳旅游發展勢必需要相關部門、相關主體的支持和配合,共建合作機制聯合推進。應注重相關行業規劃或計劃的銜接,以共同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共同制定標準、共同監督執行、共同評定檢驗等形式,將旅游業節能減排工作融入國民經濟體系中綜合規劃、執行和考核。各級政府和旅游業主管部門創造有利的宏觀環境和內在機制,健全發展低碳旅游的激勵機制,發揮企業發展低碳旅游的主體作用,并引導公眾參與。
環保旅游業將成經濟亮點
綠色環保旅游企業是在經營和發展中采用開放式和循環式的綠色發展模式倡導綠色消費理念,處理好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在為社會提供綠色、舒適、安全的旅游產品同時,將經營過程中資源和能源消耗降至最低,從而實現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的“多贏”。
南湖國旅西部假期常務副總經理鄭年軍認為,旅游業“牽一發而動全局”。廣義的旅游業包括旅游交通、旅游酒店、旅游景點和旅行社,整個產業牽扯方方面面。據世界旅游組織測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帶動相關行業增收4.3元。旅游業直接增加1個就業崗位,可間接帶動7個人就業。旅游業可以影響、帶動和促進建筑、通信、住宿、娛樂、餐飲等110多個相關聯行業的發展。因此,作為與旅游業關聯最緊密的行業。
旅游業節能減排重點在旅游交通特別是空中飛行、住宿餐飲、相關旅游活動及相關設備制造等耗能環節上。其中飛行占總排放量的3%,預計到2050年會達到7%,其他旅游交通、住宿和相關活動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占總排放量的1%-3%。因此,要在以上重點環節實施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重點工程。
航空業要重點進行技術革新提高燃效,采用更有效的航空交通管理辦法(如美國的下一代航空運輸系統),同時要減少航班次數、提高運營效率,建設高效的基礎設施。住宿業重點關注建筑節能減排,采用新型節能設備和建筑材料,不斷提高節能減排新產品、新技術的利用率,推進節能潛力較大的空調、電梯、照明等設備的技術改進。
在中國旅游文化資源開發促進會副會長魏小安看來,旅游業先天就帶有低碳的特性——本身占用資源少,很多資源可持續利用,旅游業發展本質上要求保護好生態,同時對其他產業產生良性替代,形成產業補償,因而達到既節能減排又促進發展的雙重目標。
“旅游不僅具有低碳發展的巨大優勢,而且可以成為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先鋒和亮點。”魏小安說,10年間,中國旅游業已奠定了較好的低碳發展基礎,從旅游資源開發到旅游產品設計;從旅游市場經營管理到旅游消費培育,綠色與生態已成為行業和市場的共識。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