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強與標準規范編制部門的合作,盡快完善我國采暖散熱器技術規程、標準圖冊和設計施工規范的配套;
4、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開展散熱器企業技術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推行質量管理人員的國家資格認證,切實發揮專家組在人才培訓中的作用;
5、建立供暖水質的國家標準,力爭2015年前實現供暖水質國標化管理;
6、采暖散熱器質量控制目標首先是安全耐用,必須有效監控散熱器產品制造的全過程,以使我國采暖散熱器在標準規定的條件下使用,壽命不低于15年;
7、推動多種能源采暖方式應用,研制蓄能電散熱器,研究開發可再生能源供暖系統;開發適用于新農村建設、經濟適用房、廉租房、限價房和南方地區的采暖散熱器;
4、加強行業與企業研發隊伍的建設,鼓勵企業建立和完善質量檢測手段,切實提高散熱器產品質量,積極推進供暖水質國家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有利于我國采暖散熱器實現不低于15年的使用壽命;
5、認真總結銅管對流散熱器成果產業化的實踐,進一步推動我國各型優質輕型散熱器的發展,逐步形成我國節能低碳散熱器評價體系和產品系列;
6、發揮和強化行業協會的協調和引導作用,推動行業和諧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企業間的學習交流,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推行精益管理、精益生產方式,提升我國采暖散熱器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和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
7、積極推進“中國散熱器科技產業化基地”的建設,促進產業鏈的延伸與合作;
8、全面建立與國外相關組織的技術交流合作,提升行業國際化水平,加強對行業發展前景的預測和發展趨勢的分析;
9、以市場為導向,注重市場的研究與開發,解決市場低價競爭和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問題,推廣節能環保的散熱器,淘汰產能落后、耗能高、污染大的產品。
10、大力提倡行業自律,密切與質檢部門的配合,加強散熱器市場對劣質產品的整治力度。
8、建設我國散熱器示范性綜合企業20家,具有國際水平的著名品牌企業10家;
9、擴大國際合作,開拓國際市場,提高我國輕型散熱器的國際影響力;繼續全面發展國際間技術交流與合作,關注國際采暖科技發展趨勢;
10、加強信息化建設,促進管理智能化。大力推進信息化與智能化的融合,利用信息化提高企業管理現代化、科學化水平,提升企業整體素質。
三、實現“十二五”目標的基本措施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