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巡視員王勃華在昨日召開的“第六屆中國太陽級硅及光伏發電研討會”上表示,光伏領域也要調結構并防范產能過剩等問題。他同時透露,業界關注的《多晶硅行業準入標準》有望在近期出臺。
對2010年光伏產業的前景,王勃華持樂觀態度。但他同時指出,國內多晶硅行業仍可能存在產能過剩等問題,出于調結構的考慮,近期國家可能出臺《多晶硅行業準入標準》,從而使得太陽級硅行業更加健康發展。
此前,工信部也曾發布消息稱,為了抑制低端產能重復建設,保證多晶硅產業的健康發展,《多晶硅行業準入標準》正在制定中,但具體發布時間并未公布。
記者此前從業內了解到,《多晶硅行業準入標準》主要內容涉及布局、能耗、環保、監督等眾多方面。其中,在產業布局方面,《標準》要求企業投資中自有資金比例不得低于30%,而且嚴格控制在能源短缺、電價較高的地區新建多晶硅項目,對缺乏配套綜合利用、環保不達標的多晶硅項目將不予備案。而在自然保護區、水源區、居民區等環境1000米內不得新建多晶硅企業。已在上述區域內的多晶硅企業要通過搬遷、轉停產等方式逐步退出。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多晶硅投資門檻出臺,有效遏制部分地方多晶硅盲目、粗放投資的格局,但同時也會對現有小廠形成沖擊。”
不過,上海交大太陽能研究所教授崔容強并不完全贊同這一做法,“我始終主張以市場本身優勝劣汰的方式篩選企業,而不是設置類似‘準入標準’的障礙將中小企業排除在外。我認為,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尚未完全啟動,多晶硅是否過剩言之尚早。而中小企業如果能依靠自己的技術創新研發出高效的太陽級硅也并非不可能的。”
“目前,準入標準雖然尚未實施,但是其對中小企業已經產生重大影響。我認為對于這些行業政府還是應該以扶持為主。”他強調說。
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佟興雪昨天在會議間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表示,“當前市場需求正在回升,尤其硅片供應正出現吃緊。但畢竟經歷了2009年金融危機的打擊,我們對擴大產能方面也很謹慎,公司現在并不打算盲目擴產。”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